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棘寺的意思、棘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棘寺的解释

(1).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 蓬山 簉八儒。”

(2).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 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 梅仙 已误身。”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 沉长卿 以谤訕被乡人讼送棘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棘寺是古代中国对中央司法机构的雅称,特指大理寺或刑部,主要掌管刑狱审判之事。其名称来源与古代司法场所的象征意义密切相关,具体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棘寺”本指古代司法机关的别称。“棘”即酸枣树,因其多刺,古人常于司法官署外种植,象征刑罚的严峻与公正无私,亦取“赤棘”寓“赤心报国”之意;“寺”为古代官署名(如大理寺)。合称“棘寺”代指最高审判机构,体现司法权威。

来源:《汉语大词典》


二、历史沿革与职能

  1. 起源:周代已设“棘木之下”为听讼之所(《周礼·秋官》),汉代称“棘署”,唐宋后多指大理寺。
  2. 职能:负责重大案件复审、死刑复核及官员犯罪审理,位列中央“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之一。

    来源:《礼记·王制》《宋史·职官志》


三、别称与文化意象


四、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棘寺”词条,释义为“大理寺的别称”。
  2. 《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详述大理寺职能及“棘寺”源流。
  3. 《中国司法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解析“棘木听讼”到“三法司”的制度演变。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棘寺”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九卿官署的泛称

“棘寺”最早泛指中央九卿的官署机构。这一用法源于古代官署建筑周围常种植棘木(酸枣树)作为屏障,象征庄重与权威。例如:

二、大理寺的别称

唐代以后,“棘寺”特指大理寺(最高司法机构)。因古代司法审判常在棘木下进行,取“棘木象征公正严明”之意:

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现代资料(如)提出“棘寺”指废弃寺庙,此说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综合高权威性来源,建议以“九卿官署”和“大理寺别称”为核心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辔霸陵醉尉饱觑跰跚残碣草芙蓉瘳减错舛倒置大竈點額钓竿鼎成龙升定见遁弃饿死漂渚風起水涌丰穣风音佛陀俘聝各落棍术过端姮娥黄花地丁惶窘楗槌剪绝较议浄巾进寿禁邪酒劲纠擿就座亏产髡颅嘹朗鹂鹒陵苕丽则楼台亭阁马上得天下逆耳之言认屐软心肠入犯涉厉神短气浮石菌时鱼束杖私隙四仙桌腾趠推伐诬蔑象龟写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