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 蓬山 簉八儒。”
(2).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 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 梅仙 已误身。”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 沉长卿 以谤訕被乡人讼送棘寺。”
“棘寺”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棘寺”最早泛指中央九卿的官署机构。这一用法源于古代官署建筑周围常种植棘木(酸枣树)作为屏障,象征庄重与权威。例如:
唐代以后,“棘寺”特指大理寺(最高司法机构)。因古代司法审判常在棘木下进行,取“棘木象征公正严明”之意: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现代资料(如)提出“棘寺”指废弃寺庙,此说缺乏权威文献佐证,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综合高权威性来源,建议以“九卿官署”和“大理寺别称”为核心释义。
棘寺是一个有着独特含义的词汇,它以笔画和部首来拆分以及描述它的来源。
棘寺由两个部首构成,分别是“木”和“寺”。其中,“木”表示与树木相关的意思,而“寺”表示寺庙、庙宇。
根据笔画来看,棘寺可以分为6个笔画,其中“木”部部首占据了1个笔画,而“寺”部则占据了5个笔画。
棘寺这个词汇来源于古代汉语,它也常被写成“棘廟”(繁体字写法),意思是指一座与树木有关的寺庙。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棘寺通常被写成“棘苑”,这表示一片有着丰富树木的院落或园林。
1. 他们正在修建一座棘寺,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棘寺的境内有许多古老的树木,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与棘寺相关的组词包括:棘荆、棘矛、棘刺等。
与棘寺意义相近的词汇有:庙宇、寺院、佛寺等。反义词则可包括:公园、广场、大厦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