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莺的别名。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葚黑老蚕蠋,麦黄韵鸝鶊。” 钱仲联 集释:“鶊即仓庚。《楚辞·悼乱》:‘鶬鶊兮喈喈。’ 王逸 注:‘鶬鶊,鸝黄也。’”参见“ 鸝黄 ”、“ 鸝鶹 ”。
“鹂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黄莺的别名,属于鸟类,特征为黄色羽毛、淡红色喙,鸣声悦耳。该词最早见于唐代韩愈与孟郊的联句诗《城南联句》:“麦黄韵鸝鶊”,其中“鸝鶊”即鹂鹒。
作为成语使用时,比喻文辞优美、吟咏高雅。例如形容诗歌语言如黄莺鸣啭般动听,或称赞艺术作品具有高雅意境。
可通过《汉语辞海》《查字典》等工具书进一步查阅具体诗词用例及历史演变。
《鹂鹒》这个词指的是一种鸟类,属于鹂科,也叫作练练、练鹁等。它是一种美丽的鸟类,体态小巧,声音优美,常栖息于树上,会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
《鹂鹒》这个词的部首是 ⺈(鸟字旁),总共有10个笔画。
《鹂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最早出现在东汉刘向所著的《列子集解》中。在繁体中,这个词的写法為「鸝鶲」。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鹂鹒」可以写作「鷚鷣」或「離鷣」。
1. 晨曦中,一只鹂鹒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
2. 他的声音宛如鹂鹒的啼鸣,美妙动听。
1. 鹂凤(形容男女配对合适)
2.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 鹦鹉学舌(形容模仿别人说话)
1. 鸣鸟
2. 练练
3. 练鹁
1. 鸦雀无声
2. 安静
3. 静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