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丽则的意思、丽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丽则的解释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后以“丽则”指美丽典雅。《后汉书·文苑传赞》:“言观丽则,永监淫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刘师培 《文说·和声》:“观《甘泉》、《籍田》之篇,斋肃丽则;《长门》、《洛神》之作,哀怨清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丽则”是汉语中具有美学评判标准的复合词,出自汉代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该词由“丽”与“则”构成并列结构,具体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文辞华美而合乎法度规范。《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华丽而不失典雅”,强调文学创作中形式美与内容雅的统一。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述:“丽而能则,斯为至美”,进一步阐释了艺术创作中审美与规则的平衡关系。

二、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扬雄对辞赋的品评,《法言》中将符合儒家雅正标准的赋体称为“丽以则”,与过度藻饰的“丽以淫”形成对照。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引申为“文质相扶,礼乐兼备”的创作原则。

三、现代应用 当代语言学家王宁在《古代汉语通论》中指出,“丽则”已成为评价传统文学的重要尺度,既包含辞采之美,又强调思想内涵的正当性。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该原则同样适用于评判作品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四、权威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该词条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876页释义
  3.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丽则”范畴的专门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丽则”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批评的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进行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丽则”最早见于汉代扬雄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其中“丽”指文采华美,“则”指合乎法度或规范。该词原指诗歌或赋体文学既具备形式美感,又符合内容与道德的准则,与“丽以淫”(过分华丽而失规范)形成对比。

二、引申与扩展

  1. 文学评价标准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提出“风归丽则,辞剪美稗”,强调文学作品应追求典雅适度的文风,避免浮夸繁冗。
  2. 形容美好事物
    后世逐渐扩展为对人或事物美丽典雅的泛称,如“丽则”可形容女子品貌端庄秀丽,或自然景致和谐优美。

三、现代应用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丽则”与单纯形容外表的“美丽”不同,其核心在于“美而有度”,强调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例如《甘泉赋》《洛神赋》等作品因兼具文采与深意,被视作“丽则”典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法言》《文心雕龙》等原著,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主沙里百济犇腾避雷器饼铛不造骖驾超群绝伦逞办赤舌烧城冲帝疮残创辟楚虐忖度蹙雪大餐间弹脣大洽斗钿分割風雨飄摇伏匿根孤伎薄孤闷顾循海涂骄亢驾校积德累善惊起衿情浸毓尽志卷班剧台康乐连脚敛禽廪银路脉门旗弥勒榻粘缠逆臣贼子哝哝坯模评比琵琶签证倾耳而听丘壤三好两歉赡私事预则立铜山鉄壁偷嘴湍急霞裾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