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ubborn;troublesome] 扎手,刺手
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间谓之棘。——《方言》
(2) 比喻事情难办
对付棘手问题的办法
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办或难以对付。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署中因循,惮於举事,若再积数年,难保案牘无遗失者,他日必致棘手。”《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然亦非不能也。” 沙汀 《还乡记》九:“ 罗敦玉 觉得没一桩不容易,就只这件多少有点棘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七:“ 余静 心里想 徐义德 真棘手,把一本难念的经掼在工会面前。”
“棘手”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读音与基本含义
读音为jí shǒu,本义指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以处理或问题复杂难解。例如:“大人们凑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这件棘手的事情”(例句)。
详细解释
该词强调问题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常用于形容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或难以找到解决方案的情况。例如:“由螺旋桨激起的尾部振动常使设计船舶的人感到棘手”(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使用场景
多用于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如:“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例句),“如何解决乌克兰政局是当前最棘手的难题”(例句)。
词语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龚自珍的《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原文提到“他日必致棘手”,指因拖延导致问题难以处理()。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等来源。
棘手是一个形容词,用于形容问题、情况或任务等非常困难或复杂,让人难以处理或解决的意思。
棘手这个词的部首是木,总共有7个笔画。
棘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棘指的是一种多刺的植物,手则是指人的手。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棘手,用来形容某事物像刺一样让人难以处理。
棘手的繁体字是「棘難」。
在古时候,棘手的写法较为复杂。以茅盾先生所著的《子夜》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棘手在文中被写作「棘俶」。
1. 这个问题太棘手了,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2. 这个任务对于我来说太棘手了,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
3. 这个项目的风险非常棘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问题的出现。
棘手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如棘手问题、棘手任务等。
近义词有困难、麻烦、棘手的、复杂等。
反义词有简单、容易、轻松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