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赏的意思、赍赏的详细解释
赍赏的解释
[award] 赏赐
词语分解
- 赍的解释 赍 (賫) ī 怀抱着,带着:赍恨。赍持(拿着)。赍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 把东西送给别人:赍发(资助)。赍赏。赍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赍,居
- 赏的解释 赏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赏识
专业解析
赍赏(jī shǎng)是古汉语中的复合动词,指以财物赏赐他人,尤指上位者对有功者的正式奖赏。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义解析
- 赍
本义为“持物赠人”,《说文解字》释为“持遗也”,引申为携带财物给予他人。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 赏
指地位高者向地位低者授予财物或荣誉,《说文解字》注:“赐有功也。”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
二、词义详解
赍赏强调自上而下的物质性奖赏,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君主、官员对臣属或民众的赏赐行为。例如:
“朝廷赍赏将士,以励军心。”(《宋史·兵志》)
来源:脱脱《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近义词辨析
- 赏赐:泛指给予奖励,范围更广(可含非物质奖励)。
- 犒赏:特指用酒食财物慰劳军队或劳力者。
- 赍赏:侧重“携带财物进行赏赐”的动作性,常见于官方文书。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
四、典籍用例
- 《后汉书·窦融传》
“帝以融信效著明,益加赍赏。”
释义:汉光武帝因窦融忠诚显赫,对其加倍赏赐。
来源: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南齐书·武帝纪》
“诏赍赏北伐将士,恤其家室。”
释义:下诏赏赐北伐将士,并抚恤其家属。
来源: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五、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语境,日常表达一般用“赏赐”“奖励”替代。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在线版链接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七版)
网络扩展解释
“赍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读音:jī shǎng(“赍”不读lái,正确发音为jī)
- 词义:指赏赐、赠送财物或荣誉,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
二、构成解析
- “赍”的含义:
- 携带、怀着:如“赍恨”(心怀遗憾)、“赍志而没”(志向未实现而去世)。
- 赠送、资助:如“赍发”(资助钱财)、“赍赏”(发放赏赐)。
- “赏”的含义:指给予奖励或财物,如“赏赐”“奖赏”。
三、用法与示例
- 古代场景:多用于描述君主对臣子的封赏,如“赍赏功臣”。
- 现代延伸:可泛指正式场合的奖励行为,但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于文学或历史文本。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注意事项
- 语境限制:该词带有古雅色彩,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需根据表达需求选择。
- 易错点:“赍”易误读为“lái”或“qí”,需注意正确发音。
如需进一步了解“赍”的其他用法(如“赍粮”“赍持”),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哥白肉北极地区辨给壁画玻璃砖超躐丑诬捣大道韵棣通独丁放晴忿不顾身分虎竹伏阴富足怪丽骨鼻桂冠国势果实裹鲊覈选剪絶桀雄津达尽端寖久计数器酒太公开国磨翻男大当婚脑学偏嗜辟法剖尸乞归卿卿青竹囚山痊瘉诠旨取势绕组杀缚神香收驹授艺顺人应天説理文祀场司闸工替工秃节外钱吴服匣椟闲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