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囚山的意思、囚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囚山的解释

唐 柳宗元 作《囚山赋》,有句云:“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孙汝听 注:“ 永贞 元年,公謫居 永州 。 元和 九年,有此赋。” 王俦 补注引 晁补之 曰:“《语》云:‘仁者乐山。’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也。 宗元 謫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怀朝市不可得而復,丘壑草木之可爱者,皆陷穽也,故赋《囚山》。”后多以赋“囚山”指抒发对投闲置散生活的感慨。 金 元好问 《桐川与仁卿饮》诗:“海内斯文君未老,不须辛苦赋《囚山》。” 清 钱谦益 《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迭前韵奉简》:“官罢故人稀折简,罪深明主勒投簪……漏屋书传君自圣,《囚山》赋就我真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囚山”一词源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囚山赋》,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词源与典故
    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创作《囚山赋》,将连绵山势比作囚禁自己的牢笼,表达被贬谪的压抑与对朝堂生活的怀念。晁补之注解称,柳宗元因久困山野,视原本可爱的山林丘壑为“陷阱”,故以“囚山”抒怀。

  2. 文学引申义
    后人多用“囚山”代指对投闲置散生活的不满。例如金代元好问在诗中用“不须辛苦赋《囚山》”暗喻怀才不遇;清代钱谦益亦借此表达仕途失意。

  3. 现代语义扩展
    在当代语境中,“囚山”可比喻陷入困境、难以摆脱束缚的状态,常用于形容工作、生活中的被动处境。但此用法多基于字面衍生,与典故原意已有所区别。

注意:该词属文学典故词汇,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诗文或历史文本分析。若需深入了解,可查阅《柳宗元集》或《囚山赋》相关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囚山的意思

囚山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指的是被囚禁的山,即被囚禁在山中的人或物。它既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环境中被山峰包围的地域,又可以用来比喻被困扰、束缚或禁锢的状况。

囚山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囚山的部首是山字旁,它通常作为左右构件使用。囚山总共由8笔组成。

囚山的来源

囚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语。其中,“囚”形声字,由囚(qiu)表示声音,山(shan)则表示意义;“山”则是象形字,形状类似于山峰的轮廓。

囚山的繁体写法

在繁体字中,囚山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写法

据古代汉字演变的研究,囚山的古代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写法已无法考证。

囚山的例句

1. 那个村庄被高耸的囚山包围,宛如一个天然的屏障。

2. 在囚山之中,他感到自由与希望渐渐消失。

囚山的相关词汇

组词:囚禁、山峰、环境

近义词:禁锢、束缚

反义词:自由、开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