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集愆册的意思、集愆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集愆册的解释

即集愆簿。《清史稿·选举志一》:“置集愆册,治诸不帅教者。”参见“ 集愆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集愆册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特指古代官府或机构用以记录官吏、生员等人员过失、违规行为的专用册籍。其核心含义如下:

  1. 本义与功能

    “集”意为汇集、记录,“愆”指过失、罪咎。合称即“汇集过失的册簿”。其功能相当于古代的过失登记簿或纪律档案,用于系统记载人员的失职、违纪、怠惰等行为,作为后续考核、惩处的依据。例如清代官修《康熙字典》在“愆”字释义中明确提及:“集愆册,记过之簿也。”

  2. 字源与构词解析

    • 愆 (qiān): 本义为过失、罪过。《说文解字》释为“过也”,《尔雅·释言》亦解作“过也”。引申为失误、延误(如“愆期”)。
    • 集: 此处作动词,意为收集、聚集、登记。
    • 册: 古代用于书写的编联竹简或木简,后泛指簿籍、文书。

      因此,“集愆册”从构词上清晰表达了“记录过错的簿册”之意。

  3. 历史语境与使用范围

    该词主要用于明清时期的官署、书院等场景:

    • 官署考勤: 明代《吏部职掌》及清代《钦定吏部则例》等政书记载,中央及地方衙门常设“集愆册”(或称“功过簿”),用于登记官吏的迟到、早退、旷职等行为,是吏部考核官员“勤”项的重要依据。
    • 书院管理: 清代《学政全书》规定,国子监及地方官学、书院对监生、生员设有“集愆册”,记录其违反学规(如不敬师长、课业荒疏、滋事斗殴等)的情况,累积到一定程度将受到申饬、罚跪、除名等处罚。
  4. 文化意涵

    “集愆册”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道德自律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它源于《周礼》中“司过”之职的记载,是官僚体系与教育机构中“彰善瘅恶”思想的具体实践工具,旨在通过记录过失起到警示、规训的作用,维护纲纪与秩序。

参考资料来源:

  1. 《康熙字典》(清代官修字书)
  2. 《吏部职掌》(明代官修政书)、《钦定吏部则例》(清代官修法规)
  3. 《学政全书》(清代教育法规汇编)
  4. 《周礼注疏》(儒家经典及注释)、《清史稿·职官志》(官方史书)

网络扩展解释

“集愆册”是清代用于记录过失的官方文书,主要用于教育或官员管理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集:意为汇集、记录;
    • 愆(qiān):指过失、罪过;
    • 册:装订成册的簿籍。
      合指“汇集过失的簿册”,功能类似现代的纪律记录本。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据《清史稿·选举志一》记载,清代官方“置集愆册,治诸不帅教者”,即通过记录学生或官员的不当行为,作为惩戒依据。其作用包括规范行为、维护教育或官僚体系秩序。

  3. 相关延伸

    • 与“集愆簿”为同义词,两者均属清代管理制度中的惩戒工具;
    • 体现了古代“以儆效尤”的管理思想,通过公开记录过失达到警示效果。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制度细节,可查阅《清史稿》原文或清代典章制度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安履北海道朝生暮死尘渎呈示传告茨菰打末丹碧凋瘠调送帝纪堤繇独家分均负功管乐絓衔贵贱郭秃家拜降幂鷮息紧三火四禁系黅霄鸡群酒虎诗龙忌斋拉大旗,作虎皮勑书琅琊两本位制廉物飉戾琭琭緑萍梦里蝴蝶面豆缪紾摩触炮食剖晰请风光齐物扫除天下省径释鞍受聘属邦损毁苏卿宿昔交特大号玩弄万玉危法榲桲文昌省霞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