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勑书的意思、勑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勑书的解释

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 宋 秦观 《代谢敕书奖谕表》:“今月日进奏院递到勑书一道。”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会奏遣使迎复》:“勑书既下,则惟言报礼,不及迎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勑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方文书形式,具体含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皇帝用于慰谕公卿或诫约朝臣的文书。这类文书通常具有权威性,用于传达帝王对臣属的嘉奖、告诫或行政指令。

  2. 字词考据

    • “勑”为“敕”的异体字(读音应为chì,而非网页中标注的“lài”),本义为告诫、命令。
    • 与清代章太炎的《訄书》(音qiú,指“被迫说的话”)及“賫书”(指送信行为)含义不同,需注意区分。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朝廷内部,如嘉奖功绩、申斥过失或颁布重要政令。其性质介于诏书与谕令之间,内容侧重对特定官员群体的训示。

补充说明
需注意可能存在注音错误(正确读音应为chì shū),建议结合《说文解字》《历代诏令集》等权威文献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勑书的意思

《勑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给书稿上批示、批改。它主要形容作者对书稿进行点评和修订。

拆分部首和笔画

《勑书》这个词由“力”和“页”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是12笔。

来源

《勑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书之二》。在这篇诗中,杜牧用“勑书”来形容书信之间互相批评和修正的行为。

繁体

《勑书》的繁体字为「勑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些不同。按照古代的写法,「勑书」的字形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整体意思和用法相同。

例句

他拿到老师勑书后,把自己写的论文进行了修改。

组词

勑稿(批改稿件)、勑诗(修订诗歌)

近义词

批阅、校订

反义词

编写、创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