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绿苹”。绿色的浮萍。 南朝 梁武帝 《十喻诗·如炎》:“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緑萍。” 唐 贾岛 《昆明池泛舟》诗:“一枝青竹榜,泛泛緑萍里。” 元 贡奎 《题陈氏所藏著色山水图》诗:“素波净如镜,緑苹点溪湾。”
“緑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ǜ píng(旧音也作lù píng),其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解释:
指一种水生漂浮植物,学名为细绿萍(Azolla imbrica),又名满江红、红萍。
在诗歌中常作为自然景物描写,例如:
部分文学解读中,緑萍被赋予象征意义,如:
“緑萍”既是植物学名词,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兼具实用与审美双重内涵。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可参考植物学资料;若探究文学用法,可查阅古诗集。
緑萍(lǜ píng)是一个汉字词语,指河流、湖泊等水体上漂浮或生长的绿色浮萍。
緑(lǜ)是以“艸”(草)为部首,共12笔;萍(píng)是以“艸”(草)为部首,共12笔。
緑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是古人对水中的浮萍的称呼。其繁体字为「綠萍」。
在古时候,緑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古籍中出现的写法包括「绿問」、「绿萍」等。
1. 池塘里緑萍漫浮,映衬着碧绿的荷叶,美不胜收。
2. 清晨,湖面上緑萍随风荡漾。
緑萍的一些常见组词包括:緑萍带、緑萍湖、緑萍泛、緑萍覆等。
緑萍的近义词有:浮萍、水饰、水莱。
緑萍的反义词有:沉萍、沉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