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托国事。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春申君》:“ 女环 谓 春申君 曰:‘妾闻王老无嗣,属邦於君。’”
附属国。 清 薛福成 《与法兰西立约通商议》:“因其为我属邦,而与西洋诸国平行也。”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 日尔曼 王率属邦先与 瑞典 有 奥斯纳勃卢克 之约,继与 法国 復有 孟斯德 之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六节:“这实际上是在 宋 军得胜的形势下,把 南宋 变成和 齐国 一样的属邦。”
“属邦”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隶属的附属国或地区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从属地位,受另一个国家统治或控制。例如清代文献中常将藩属国称为“属邦”,如薛福成《与法兰西立约通商议》提到“因其为我属邦”。这一用法强调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与“独立国家”相对。
付托国事
在汉代文献中,“属邦”可理解为“托付国家事务”。如《越绝书·外传春申君》记载:“王老无嗣,属邦於君”,意为将国家事务委托给他人管理。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原文,可查阅《越绝书》《中国通史》等文献,或参考中的历史解析。
属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属”和“邦”。
“属”字的部首是“尸”,总共有7个笔画;而“邦”字的部首是“⻌”,总共有7个笔画。
“属邦”一词源自于古代,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政权受附属于另一个更大的国家或政权。
在繁体字中,“属”字的形状和简体字相同;而“邦”字则有些差异,其中右边的部分变为了“邠”。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属”字的形状与现代稍有差异,其上端的横线更加平直;而“邦”字的形状则保持了相对一致。
1. 这个小国自古以来一直属邦于大国。
2. 他们签订了一份协议,决定将此地改为一个自治属邦。
属邦没有特定的组词,但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属国”、“属地邦”等。
属邦的近义词有“附属国”、“属国”等。
属邦的反义词是独立国。
哀啓熬眼膀子吊板行薄薄避放比事比物属事参验长搀搀超乎寻常穿败储畜磁卡词综丹崖打账灯宴点鬼簿點抹吊桶底斗舰段干反璧高闲宫绸聒扰涸鲋得水鹤顾后人皇皇黄粱圜焘会面活化箭滴徼劫骄阳畿田看马聆听琳瑉藜芘六见龙牓吕相眠思梦想名贵闵免某种乾鹄岐路唼呷誓泉之讥顺産说不齐私情武抃屼立污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