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严肃庄敬。《荀子·非相》:“谈説之术:矜庄以蒞之,端诚以处之。”《旧唐书·舒王元名传》:“ 元名 性高洁,罕问家人产业,朝夕矜庄,门庭清肃。”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母仪惟谨肃,家法在矜庄。”
(2).犹矜持。 唐 陆龟蒙 《麈尾赋》:“嗟乎!世路崎衰,藏讹掩瑕。阳矜庄而静嘿,暗奔竞而喧哗。”《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眉来眼去, 狄氏 把先前矜庄模样,都忘怀了。”
“矜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n zhuāng(繁体写作“矜莊”),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严肃庄敬
指态度或举止端庄、肃穆。例如《荀子·非相》提到“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强调以庄重的态度待人处事。又如《旧唐书·舒王元名传》记载元名“朝夕矜庄,门庭清肃”,描述其日常行为的严谨庄重。
矜持
指在言行中保持克制和拘谨。例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中,狄氏“把先前矜庄模样,都忘怀了”,体现从拘谨到放松的转变。
“矜庄”既可指外在的庄重仪态,也可指内在的自我约束,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矜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矜庄》的部首是石(矢)和广(広),共计13个笔画。
《矜庄》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文公十四年》中的一段文字。文章中描述了一个人自负其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表现出高傲自大的态度。
繁体字中,《矜庄》写作「矜莊」。
在古代,汉字写法会存在一些变化。关于《矜庄》,古时候也有一种写法是「矜爿」。
1. 他对自己孤芳自赏,独善其身,充满了矜庄之感。
2. 她总是摆出一副矜庄的样子,好像高人一等。
1. 矜持:保持威严,不轻易示弱。
2. 矜贵:以自己的身份、地位为荣,表现出高贵的态度。
3. 矜纠:自负得不肯轻易认错、认输,纠缠不休。
1. 自负:对自己的能力或地位非常自信,以致过于骄傲。
2. 傲慢:自视甚高,对人态度冷漠,看不起他人。
1. 谦逊:态度谦虚,不自高自大。
2. 谦和:和蔼可亲,处世谦和,不矜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