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严肃庄敬。《荀子·非相》:“谈説之术:矜庄以蒞之,端诚以处之。”《旧唐书·舒王元名传》:“ 元名 性高洁,罕问家人产业,朝夕矜庄,门庭清肃。”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母仪惟谨肃,家法在矜庄。”
(2).犹矜持。 唐 陆龟蒙 《麈尾赋》:“嗟乎!世路崎衰,藏讹掩瑕。阳矜庄而静嘿,暗奔竞而喧哗。”《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眉来眼去, 狄氏 把先前矜庄模样,都忘怀了。”
“矜庄”是汉语中表示庄重、端肃之态的复合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及现代书面语。根据权威词典及语言研究资料,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词义解析
“矜”本义为矛柄,后引申为持重、自持,《说文解字》释“矜,矛柄也”,段玉裁注“凡矜持字作此”;“庄”指严肃、端正,《玉篇》载“庄,敬也”。二者合称“矜庄”,形容人举止端庄而不轻佻,如《汉书·薛宣传》中“为人好威仪,进止矜庄”,即强调仪态之严谨。
用法特征
该词多用于描述人的仪态、神情或文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矜庄”可作形容词,如“言辞矜庄”,亦可作动词,表“以庄重态度对待”,如《礼记·表记》“君子矜庄,莅民之容也”。
近义辨析
与“庄严”“肃穆”相比,“矜庄”更侧重内在的克制与自律。《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庄重严肃”,而《汉语大词典》补充其隐含“不随意、不苟且”的意味。
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中,“矜庄”被视为君子修身的重要表现。《论语·卫灵公》中“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即与“矜庄”相通,强调内外一致的端方品格。
现代应用
当代语境中,“矜庄”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描述,如“主持者神情矜庄”“文风矜庄雅正”,体现对传统礼节的承袭。
“矜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n zhuāng(繁体写作“矜莊”),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严肃庄敬
指态度或举止端庄、肃穆。例如《荀子·非相》提到“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强调以庄重的态度待人处事。又如《旧唐书·舒王元名传》记载元名“朝夕矜庄,门庭清肃”,描述其日常行为的严谨庄重。
矜持
指在言行中保持克制和拘谨。例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中,狄氏“把先前矜庄模样,都忘怀了”,体现从拘谨到放松的转变。
“矜庄”既可指外在的庄重仪态,也可指内在的自我约束,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表功伯都伯俞朝音称提酬咨聪惠大初倒持戈矛灯人儿跺蹬杜醖恩抚防送夫风障分另福生于微覆狱贵远贱近黑雨吼啸驩腾滹沲讲臣济渡介推漈留矜率鸡谈究升巨桥开迈来踪去路老熊当道颣玭两程两司零数率成律魁买陂塘牛后破却普六茹顷危侵苦驱镳溶质三枭胜兵社祀时复间疏诞説解思服私援所归嵞径宪禁险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