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推让,让别人占先。 唐 元稹 《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冬曹 晋阳 ,宠备幽穸,而又勤尽让,不为竞争。”《红楼梦》第七八回:“﹝ 寳玉 ﹞在这些姊妹跟前,以至於大小的丫头跟前,最有尽让。”
任凭;听凭。 张天翼 《仇恨》:“那伤兵差不离昏了过去:张开着一半嘴,张开着一半眼睛,尽让别人拖着。”
"尽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ǐn ràng(部分方言区可能读作jìn ràng),主要有两种含义:
谦让、推让
任凭、放任
建议在正式书面表达中使用标准词汇,方言交流或文学创作中可酌情使用以体现语言特色。
《尽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充分让步,彻底退让。形容一个人宽容谦让,不计较个人利益。
《尽让》由“尸”、“儿”、“口”、“夕”四个部首构成,总共有13画。
《尽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和郑文公集》中,是北宋宰相欧阳修的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好梦尽从今夜尽,不堪不断苦愁频。”其中“好梦尽从今夜尽”一句即为出自《尽让》。
《尽让》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盡讓」。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尽让》在古时候的写法略有不同,分别为「盡讓」。
1. 他在工作中总是心胸开阔,尽让他人。 2. 在这次争论中,他毫不犹豫地尽让了对方。 3. 为了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妻子经常尽让丈夫。
1. 君子尽让 2. 优柔寡断 3. 拱手相让
1. 忍让 2. 让步 3. 退让
1. 强势 2. 争夺 3. 固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