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梗的意思、孤梗的详细解释
孤梗的解释
孤高刚直。《辍耕录·贞烈》引 宋 韩希孟 诗:“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元 艾性夫 《赠赵太史》诗:“轻柔杨柳挟春妍,孤梗梅花结雪缘。”
词语分解
- 孤的解释 孤 ū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儿。遗孤。托孤。孤寡鳏独(孤儿,******,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单独:孤单。孤独。孤立。孤僻。孤傲。孤茕(单独无依然)。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赏。孤苦伶仃
- 梗的解释 梗 ě 植物的枝或茎:菜梗子。 直,挺立:梗着脖子。 正直,直爽:梗直。 阻塞,妨碍:梗塞(?)。梗阻。心肌梗死。 大略:梗概。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孤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含义和特点:
一、基本释义
孤高刚直,形容性格孤傲且正直不屈。该词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人物不随流俗、坚持原则的特质。
二、构成分析
- 孤:指“孤独、孤傲”,如《辍耕录》中“性僻守孤梗”强调性格的独立。
- 梗:本义为植物的枝茎,引申为“挺直、刚硬”,如“梗着脖子”形容态度坚定。
三、出处与用法
- 古代诗文:
宋代韩希孟《贞烈》诗:“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元代艾性夫《赠赵太史》:“孤梗梅花结雪缘”,以梅花比喻高洁刚直的性格。
- 适用场景:多用于描述文人、隐士或品格高洁的人物。
四、近义词
“孤梗”是兼具孤傲与刚直的双重特质,常见于古典文学。如需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汉典()或《辍耕录》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孤梗
孤梗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孤”是一个独体字,属于上古汉字,它是由部首"子"和笔画“1”组成;而“梗”是一个独体字,由部首"木"和笔画“11”组成。
来源
孤梗这个词来源于《文选·卢生雪诗》:“孤梗无根枯”。
繁体
孤梗的繁体字为「孤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孤梗的“梗”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其本字写法“3”(三点折),另一种是“縆”(纠结根)。
例句
他一直孤梗于那个岛屿上,无法脱身。
组词
孤独、孤胆、梗直、梗概。
近义词
单独、独自、独立、独行。
反义词
合伙、合作、协同、共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