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恶从短”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强调适度批评而非过度追究。该词体现了儒家“宽厚待人”的伦理观,主张对恶行的批评应适可而止。
经典出处
源自《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意为:君子褒扬善行会长期推崇,批评恶行则适可而止,仅针对行为者本人,而善行的影响可惠及子孙。
语义延伸
成语中的“恶恶”指批评恶行,“从短”表示不过分深究,体现了“对事不过度苛责”的中庸思想。
《恶恶从短》是一个成语,意为善恶行为往往很快就能被人们看出。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或行为表露无遗,无法隐瞒。
《恶恶从短》这个成语拆分为“恶恶”和“从短”两部分。
“恶恶”部分的部首是“欠”,拼音是è,包含5个笔画。
“从短”部分的部首是“从”,拼音是cóng,包含5个笔画。
《恶恶从短》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光武世家》。在文中描写了刘秀即位前,他宴请朋友洗尽杯中酒的故事。智者公孙述将酒一饮而尽,而恶人宾果则痛骂洒酒。
这个成语的繁体字是「惡惡從短」。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恶恶从短》成语中的“恶”字古时写作“悪”,“从”字古时写作“從”。
他的品行举止败坏,恶恶从短,无法混入社会精英的圈子。
组词有:恶魔、恶心、恶霸、恶行等。
近义词有:恶习、恶劣、恶名等。
反义词有:善良、仁德、美丽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