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虱心的意思、虱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虱心的解释

亦作“蝨心”。虱子的心脏。语出《列子·汤问》:“ 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覩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张湛 注:“以彊弓劲矢射虱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后以“虱心”喻极小的箭靶中心。 宋 刘克庄 《观射》诗:“各自分牛臠,何曾贯虱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虱心”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及特定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 虱子的核心/栖息处(本义引申):

    • 此意源于“虱”的本义(寄生吸血昆虫)和“心”的本义(核心、中央)。古人观察到虱子常藏匿于衣物缝隙或毛发根部,这些地方可视作其“核心”藏身之所或主要活动区域。
    • 来源依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虱”的解释为“啮人虫”,明确了其生物属性。清代段玉裁注进一步说明了虱子的寄生习性。现代生物学研究也证实虱子偏好寄生于宿主毛发密集处(如头皮、腋下、阴部),这些部位可视为其生存的“心”之所在。
  2. 比喻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典故引申):

    • 此意源于《韩非子·说林上》的著名典故:“虱处褌中”。原文描述虱子躲在裤缝里,自以为是找到了宽广的住所(“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一旦裤子被投入火中烫平,虱子便无处可逃。后人据此提炼出“虱心”或“虱处褌”的成语,用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安于眼前狭小利益而不知大祸临头的人。这里的“心”指心思、眼界。
    • 来源依据:该典故明确记载于《韩非子》。后世如北宋《太平御览》、清代《渊鉴类函》等类书在引述“虫豸”部或相关条目时,均收录此典故,强化了其作为固定比喻的认知。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在论述皮肤病时,也提及虱子寄生的部位特点,侧面印证了古人观察之细致,为比喻提供了现实基础。

“虱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其核心含义一是指虱子实际寄生的核心部位(生物学角度),二是源自《韩非子》的典故,用于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心胸狭隘(文学修辞角度)。理解该词需结合古代文献和特定文化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虱心”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虱子的心脏,出自《列子·汤问》的典故。故事中,神箭手纪昌通过长期练习,能将悬挂的虱子看作车轮般大小,并用弓箭精准射穿其心脏,以此展现超凡技艺。

  2. 比喻义
    后引申为“极小的箭靶中心”,比喻需要极高专注力与精准度的目标。


二、典故背景

《列子·汤问》记载,纪昌学射时,用牦牛毛将虱子悬挂于窗前,持续观察三年,最终虱子在他眼中如车轮般大。随后他用强弓劲箭射穿虱心,而悬挂的牛毛未断,以此体现“技艺入微”的境界。


三、后世引用

宋代诗人刘克庄在《观射》诗中写道:“各自分牛臠,何曾贯虱心”,借“虱心”暗喻射箭者技艺未达精微。


四、总结

“虱心”从具体生物器官演变为文化意象,既体现古代对技艺极致的追求,也常用于文学中表达“以小见大”的哲理。需注意,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文或典故引用。

别人正在浏览...

半篮脚暴落扒沙鼻子下面簸逻回不夜珠材能颤巍巍成政瞋恚沉李浮瓜创闻炊事班畜圈倒篷等闲人家跮踱堕媮二疎悱悱風禽丰筱偾张垢敝狗尿苔缑山汩涌嘉师经年累月极天罔地究理具衔空想社会主义昆剑量具连夹骊唱礼教理冤摘伏隆性慢帐冕笏旁忤盘石之固翩然破晓奇错清雪区畔认保日符十指露缝树榦贴体抟聚推三宕四王杨下宫响震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