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期年的意思、期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期年的解释

亦作“朞年”。一年。《左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 沙鹿 崩。 晋 卜偃 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后汉书·侯霸传》:“百姓老弱相携号哭……皆曰:‘愿乞 侯君 復留朞年。’” 唐 李德裕 《渔鱼骨》诗:“昔日 任公子 ,期年钓此鱼。”《金史·宗翰传》:“盟未朞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曹公梦》:“於是有言梦不足徵者,有以期年半载相机进退劝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期年是汉语中表示时间跨度的书面用语,读作jī nián(注:现代口语中多误读为qī nián),指完整的一年、一周年。《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其本义为“周匝一年”,常用于古代文献及正式文体中。

词义解析与用法

  1. 词源与核心含义

    该词由“期”(本义指约定的时限)与“年”组合而成,强调时间周期的完整性。《王力古汉语字典》引《左传·僖公十四年》:“期年,室家宗族以为戮”,即指事件发生满一年后的结果。

  2. 语用特征

    多用于历史叙述或强调时间精确性的语境。例如《战国策·齐策一》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描述谋士进言满一年后的成效。

  3. 文化内涵

    古代礼制中,“期年”常关联礼仪周期,如《礼记·丧服小记》:“期而祭,礼也”,指服丧满一年后举行祭祀的规范。

  4. 常见误用辨析

    现代语境中易与“周年”混用,但“期年”更侧重时间完整性的客观表述,而“周年”可包含纪念性情感色彩。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期年,犹可以战”仅陈述时间条件,无情感延伸。

网络扩展解释

“期年”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期年”指满一年或一周年,强调完整的时间周期。例如:


二、发音与词源


三、用法与实例

  1. 时间单位
    特指十二个月,如《左传》载“期年将有大咎”,预言一年后将有灾难。
  2. 服丧制度
    古代丧服“期服”需穿满一年,故称“期年”。
  3. 文学用例
    《后汉书》中“愿乞侯君复留朞年”,表达百姓希望官员留任满一年。

四、注意事项


五、参考资料

更多用例可查看《战国策》《左传》等文献,或参考汉典、文言文解析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沟比坿才具传动带出舍词位翠微登伽佗电影音乐调防都鄙督御讹落非议关徼规程规轴过斛虾蟆泉坏根还口愿慧俊虎势简缩交错记当机符鲸浪敬贤爱士龛乱砺带六列卤鹻緑豆芽满坐风生默台木钟匹马北方平揖披霜冒露轻安僛僛人立搔首踟蹰上荨声咳神完气足霜皜汰劣留良淘金陶沐听诊器推衍徒友瓦匜问事五官掾先敺衔觞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