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斛的意思、过斛的详细解释
过斛的解释
用斛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定期某日,率领该乡卖草豆之人担荷到县,本官著总理兵书等眼同过秤过斛,不许增斤淋尖。” 沉从文 《牛》:“那荍子就是今年的收成,放在坪里过斛上仓,竹筹码还是从甲长处借来的。”
词语分解
- 过的解释 过 (過) ò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超出:过于。过度(?)。过甚。过奖(谦辞)。过量(刵 )。过剩。过犹不及
- 斛的解释 斛 ú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笔画数:; 部首:斗;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过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过”指用某种工具或方法进行测量,“斛”是古代的一种量器(容量单位,最初为十斗,后改为五斗)。因此“过斛”即指用斛来称量物品,尤其是粮食。例如清代文献《福惠全书》中提到“过秤过斛”,沈从文《牛》中也有“过斛上仓”的描述,均指粮食称量入仓的过程。
2.引申含义
- 过剩、多余:根据部分资料(如),“过斛”被解释为成语,表示超过正常容量的“过剩”状态。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献中未见明确例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比喻用法,需谨慎使用。
3.历史背景
- “斛”作为量器,在《礼仪》中有“十斗曰斛”的记载,后因度量变迁改为五斗。相关词汇如“斛子”“斛槛”均与粮食量具相关。
4.使用场景
- 主要用于描述传统农业或古代经济中的粮食计量行为,现代使用较少。例如:“农民将稻谷过斛后缴纳赋税。”
“过斛”的核心含义为用斛称量物品,具体语境中需结合文献或历史背景理解。若遇到引申为“过剩”的表述,建议优先参考具体上下文或权威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