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的意思、传动带的详细解释
传动带的解释
机器上传动的环形带,套在两个皮带轮上,多用牛皮或线蕊橡胶制成,通称皮带。
词语分解
- 传的解释 传 (傳) á 转(僴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
专业解析
传动带(chuán dòng dài)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指通过摩擦力或啮合作用将动力从主动轮传递至从动轮的环形柔性带状构件。其核心功能在于实现机械能的高效传递与速度调节,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以下是汉语词典及专业文献中的权威释义:
一、基础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传动带: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带状零件,通常由橡胶、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套在皮带轮上,靠摩擦力传动。
《辞海》(第七版)补充说明:
传动带通过张紧在带轮上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转矩,具有缓冲吸振、过载保护及远距离传动的优势,常见类型包括平带、三角带(V带)、同步带等。
二、专业延伸释义
-
结构特性
传动带通常由抗拉层(如聚酯线绳)、弹性体(橡胶/聚氨酯)及耐磨覆盖层构成,其截面形状决定传动效率。例如:
- 三角带:梯形截面增大摩擦接触面,适用于高扭矩场景;
- 同步带:齿形结构与带轮啮合,避免打滑,精准传递运动。
-
传动原理
依据《机械工程术语》(GB/T 17189-2017):
传动带依赖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或啮合力传递功率,传动比计算公式为:
$$
i = frac{n_1}{n_2} = frac{D_2}{D_1}
$$
其中 (n_1)、(n_2) 为主从动轮转速,(D_1)、(D_2) 为带轮直径。
三、权威参考文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 全国机械工程术语审定委员会. 《GB/T 17189-2017 机械传动术语》.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注:以上定义综合权威工具书及国家标准,确保释义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网络扩展解释
传动带是机械传动中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核心部件,通常由柔性材料制成,套在两个或多个带轮上,依靠摩擦力或啮合作用实现传动。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基本结构
传动带是由橡胶、聚氨酯或复合材料制成的环形带,通过张紧在带轮上传递动力。根据结构可分为摩擦型(如V型带、平带)和啮合型(如同步带)两类。
二、主要类型与特点
-
V型带
- 特点:截面呈梯形,与带轮接触面积大,传动效率高。早期采用棉帆布外包,现多改用聚酯线绳骨架和合成橡胶。
- 发展:切割式V带(无包布设计)和V型平板带逐渐普及,后者结合了平板带与V带的优势。
-
同步带(齿型带)
- 特点:通过带齿与带轮啮合实现精准传动,无滑动,适用于精密机械。材料以聚氨酯或耐油橡胶(如HNBR)为主。
- 应用:汽车发动机、机器人等高精度场景。
-
平型带与圆形带
- 平带:结构简单,用于两轴平行或交叉传动,但易打滑。
- 圆形带:截面为圆形,多用于小型设备(如缝纫机),材料以聚氨酯为主。
三、材料与技术进步
- 橡胶材料
- 从天然橡胶(NR)发展为合成橡胶(CR、HNBR),提升耐热性和耐磨性。同步带的高端型号采用特种橡胶(如CSM)。
- 骨架材料
- V带骨架从棉线升级为聚酯线绳和芳纶纤维;同步带则广泛使用玻璃纤维或芳纶以增强强度。
- 环保趋势
- 轻量化、低噪音的同步带逐渐成为主流,圆齿设计进一步增大传动力。
四、工作原理与优缺点
- 摩擦传动:依赖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可缓冲振动但存在滑动(传动比不恒定)。
- 啮合传动:同步带通过齿啮合实现精准传动,无滑动但成本较高。
- 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高速传动。
- 缺点:摩擦型带易磨损,需定期张紧;同步带对安装精度要求高。
五、应用领域
- 工业:机床、农机、矿山设备。
- 汽车:发动机附件驱动(如水泵、空调压缩机)。
- 精密设备:机器人、计算机、家电中的微型传动。
若需更深入的技术参数或具体型号案例,可参考权威文献或行业标准(如、5、6)。
别人正在浏览...
安干剥皮别管曹洞宗曹孙沉淀愁悰粗疏大原盯矃風餐丰饩分水闸弓脚宫瓢恒河沙数话白画筹怀铅黄心树活天冤枉假贷骄心节推京秩金言鹫峰拘那夷举意开比开国大典坎精孔亟刳艇鸾姿抡魁镍镉电池女装帔服拼劲奇诞秋厉腃发全伙曲操屈戌适情食茱收岩水陆堂特表特洛伊木马猥发伟茂误身五圣乌蠋显轿笑呵呵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