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豆经水浸渍萌发出的豆芽,为一种蔬菜。保持原有营养成分,甘平无毒,兼有解酒毒、热毒等功效。《诗刊》1978年第2期:“伙房前木头箱,掀开盖儿:一箱绿豆芽,像一窝才出壳的小斑鸠,相竞张开口。”
“緑豆芽”是绿豆经水浸渍后萌发出的嫩芽,作为一种常见蔬菜,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营养价值
绿豆芽保留了绿豆原有的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且因发芽过程部分大分子物质分解,更易消化吸收。
药用特性
低权威性来源(如-5)补充了相似描述,但建议优先参考高权威性资料(如-2)。如需更完整的科学分析,可查阅营养学相关文献。
《緑豆芽》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的嫩芽。绿豆芽通常呈浅绿色,具有清脆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是许多人喜欢的营养美食之一。
緑豆芽的部首是「艸」,拆分后由「禾」和「艸」两个部分组成。禾部表示与庄稼农田有关,艸部表示与植物有关。这两个部首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緑这个字的意义。
緑豆芽的总笔画数为19划,依次为「罒」(1划)、「田」(4划)、「耳」(6划)、「心」(4划)和「艸」(4划)。
緑豆芽是简化字,它的繁体字为「綠豆芽」。简化字是在************共和国建立后为了提高汉字输入和阅读的效率而简化的汉字。简化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而繁体字则主要使用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
在古代,「緑豆芽」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古代汉字多为篆书和隶书,相对现代的楷书而言,字形更加简约而古朴。而随着时间流转,汉字的形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 我们今天的午餐里加了一些緑豆芽,增添了颜色和口感。
2. 用緑豆芽和鸡蛋做成的汤非常美味,营养丰富。
组词:豆芽菜、芽菜汤、豆芽炒肉。
近义词:绿豆芽、黄豆芽。
反义词:黑豆芽、大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