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露盘中的露。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盃。” 冯浩 笺注引《三辅黄图》:“ 建章宫 有 神明臺 , 武帝 造,祭仙人处。上有 承露臺 ,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 明 高濂 《玉簪记·假宿》:“禪居在别院。他是金茎露、玉井莲,不是照凌波、梦中见。”
“金茎露”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词语,其含义及文化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金茎露”字面意为承露盘中的露水,特指汉武帝时期为求仙道而设置的铜制承露盘所接的“仙露”。“金茎”指支撑承露盘的铜柱(如神明台上的铜仙人举盘),而“露”则是盘中收集的露水()。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上建造承露盘,由铜仙人手托玉杯承接云中露水,认为将此露与玉屑混合服用可延年益寿甚至得道成仙()。这一传说反映了古代帝王对长生之术的追求。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汉宫词》中写道:“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盃”,以“金茎露”暗喻帝王对臣子的吝啬,赋予其象征意义()。明代戏曲《玉簪记》中也有相关典故,可见其文化影响深远。
需注意,“金茎露”并非茶饮或植物,而是专指与求仙相关的露水()。现代一些表述可能因字面联想产生歧义,需结合语境辨别。
“金茎露”融合了古代建筑、方术信仰和文学意象,既是历史典故,也是诗词中常见的隐喻符号。其核心内涵始终围绕帝王求仙的传说展开。
《金茎露》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成语,指的是传统中药中的一种药物。
“金茎露”这个词可以拆分为“金”、“茎”和“露”三个部首。其中,“金”的部首是“金”,笔画数为8;“茎”的部首是“艹”,笔画数为8;“露”的部首是“雨”,笔画数为8。
《金茎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医药文献中,作为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药物而被广泛应用。
《金茎露》的繁体字为「金莖露」。
在古时,「金茎露」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如「金蒋露」或「金井露」等。
1. 这种草药中含有大量的「金茎露」成分,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 医生给他开了一剂「金茎露」,让他每天服用以加快康复。
1. 金色:指颜色像黄金般闪亮的。
2. 茎叶:指植物的茎和叶子。
1. 金花露
2. 金蒂露
暂无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