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露盤中的露。傳說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唐 李商隱 《漢宮詞》:“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賜金莖露一盃。” 馮浩 箋注引《三輔黃圖》:“ 建章宮 有 神明臺 , 武帝 造,祭仙人處。上有 承露臺 ,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和玉屑服之。” 明 高濂 《玉簪記·假宿》:“禪居在别院。他是金莖露、玉井蓮,不是照淩波、夢中見。”
“金莖露”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傳說的詞語,其含義及文化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金莖露”字面意為承露盤中的露水,特指漢武帝時期為求仙道而設置的銅制承露盤所接的“仙露”。“金莖”指支撐承露盤的銅柱(如神明台上的銅仙人舉盤),而“露”則是盤中收集的露水()。
據《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在建章宮神明台上建造承露盤,由銅仙人手托玉杯承接雲中露水,認為将此露與玉屑混合服用可延年益壽甚至得道成仙()。這一傳說反映了古代帝王對長生之術的追求。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漢宮詞》中寫道:“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盃”,以“金莖露”暗喻帝王對臣子的吝啬,賦予其象征意義()。明代戲曲《玉簪記》中也有相關典故,可見其文化影響深遠。
需注意,“金莖露”并非茶飲或植物,而是專指與求仙相關的露水()。現代一些表述可能因字面聯想産生歧義,需結合語境辨别。
“金莖露”融合了古代建築、方術信仰和文學意象,既是曆史典故,也是詩詞中常見的隱喻符號。其核心内涵始終圍繞帝王求仙的傳說展開。
《金莖露》是一種具有特殊含義的成語,指的是傳統中藥中的一種藥物。
“金莖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金”、“莖”和“露”三個部首。其中,“金”的部首是“金”,筆畫數為8;“莖”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8;“露”的部首是“雨”,筆畫數為8。
《金莖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的醫藥文獻中,作為一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藥物而被廣泛應用。
《金莖露》的繁體字為「金莖露」。
在古時,「金莖露」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金蔣露」或「金井露」等。
1. 這種草藥中含有大量的「金莖露」成分,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 醫生給他開了一劑「金莖露」,讓他每天服用以加快康複。
1. 金色:指顔色像黃金般閃亮的。
2. 莖葉:指植物的莖和葉子。
1. 金花露
2. 金蒂露
暫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