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黾勉的意思、黾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黾勉的解释

(1) [work hard]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详细解释

亦作“ 黽俛 ”。1.勉励,尽力。《诗·邶风·谷风》:“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毛 传:“言黽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宋 苏轼 《屈原庙赋》:“黽勉於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明史·夏时正传论》:“ 金纯 等黽勉奉公,当官称职。” 梁启超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任此者弗赏,弗任者弗罚,欲其振厉黽勉图功,乌可得也。”

(2).勉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乃表请 洪 为参军,虽非所乐,然利避地於南,故黽勉就焉。”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虽黽勉听受,而意终不平。” 宋 苏辙 《杭州龙井院讷斋记》:“事闻於朝,明年俾復其旧。师黽俛而还,如不得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黾勉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表示努力、勤勉、尽力的意思,属于书面用语,常见于古文或正式文体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与用法:


一、核心释义

黾勉指竭尽全力、勤奋不懈地做事,强调主观上的积极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例如: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乾卦》)

后人常以“黾勉从事”形容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典型用法与语境

  1. 作状语

    表示行为的状态,如: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诗经·邶风·谷风》)

    意为“共同努力,不应互相怨恨”。

  2. 作谓语

    直接描述主体行为,如:

    “夙夜黾勉,以成厥德。”(《尚书·说命》)

    指日夜勤勉以成就德行。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方向 语体色彩
黾勉 强调尽力、不懈 书面化、典雅
勤奋 常规性努力 通用
竭力 用尽全部力量 口语/书面
孜孜 专注不懈、持之以恒 书面

五、文化内涵

“黾勉”承载儒家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如《礼记·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种“百倍其功”的态度与“黾勉”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4. 《诗经》《尚书》经典用例(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黾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mǐn miǎn,意为勤勉、努力。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与用法: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指竭尽全力、勤奋不懈的状态,常用于形容人对待事务的专注与坚持。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的“黾勉从事,不敢告劳”,强调默默付出、不辞辛劳。

  2. 语境延伸
    在古籍中,该词也隐含与他人同心协力的意味。例如《诗经·邶风·谷风》中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描述夫妻应共同奋斗、避免争执。

二、出处与用法

  1. 经典出处
    最早见于《诗经》,后历代文献沿用。如宋代苏轼《屈原庙赋》提到“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展现对理想的执着;明代《明史·夏时正传论》则用“金纯等黾勉奉公”,赞扬官员勤政。

  2. 近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仍在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出现,如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中的“伏乞黾勉,并候捷音”。

三、近义词与辨析

四、扩展知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典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诗经》及苏轼、葛洪等文人的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宝幡瀑练悲篥不切实际裁撝阊阖风打闹台当乡丹青树低廉飞鞚凤岭风灾蜂子粉合麻碎忿恚杠台关刀光惠观台过逢海岸带鹖鸟会谈忽拉魂惭色褫嘉栗家兄警讯给事黄门侍郎卷次举棋不定愧腼连衔陵践凌节灵绣疠人眊荒末契纽扣麒麟门气馁倾背寝慢侵敺让与绕圈子伤化败俗师王首足异处送年盘逃号腾噬铁刃恸泣驼蹄鷄王城五斗禄献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