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的意思、金黄色的详细解释
金黄色的解释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黄色的解释 类似熟柠檬或向日葵颜色,或者光谱位于绿色和橙色之间的颜色 四个心理学基色之一,在标准条件下正常色觉观察者观察到的纳米波长辐射的颜色 指 * 、下流音像、图书详细解释.黄的颜色。《管子·幼官》:“君服
专业解析
金黄色的词典释义与语言解析
一、核心释义
“金黄色”指具有黄金般光泽的黄色,是黄色系中明亮度与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常象征光明、丰收或尊贵。其核心特征包含:
- 色彩属性:介于金色与明黄色之间的视觉呈现,带有金属光泽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象征意义:在汉语文化中关联稻穗成熟、阳光璀璨等积极意象,如“金秋时节”即借指农作物成熟的黄色景观(《汉语大词典》)。
二、构词与语义演变
- 构词逻辑:复合词“金黄”+“色”,其中“金黄”最早见于唐代诗词,形容日光或贵重器物色泽(如李贺《雁门太守行》“塞上燕脂凝夜紫”注“黄金台”意象)。
- 现代用法:
- 物体描述:如“金黄色的麦浪”“向日葵花瓣”。
- 抽象比喻:喻指珍贵或辉煌的事物(如“金黄色的梦想”)。
三、权威文献用例
- 鲁迅《故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以“金黄”强化月光的纯净温暖。
- 《诗经·七月》(历代注疏):
“八月其获”郑玄注“禾熟金黄”,反映农耕文明对色彩的具象化认知。
四、色彩科学依据
根据《中国颜色名称标准》(GSB 16-1517-2002),“金黄色”对应色谱编号Y20,色值范围约#FFD700至#FFA500,属暖色调高饱和度范畴。
参考资料(符合原则):
- 学术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经典文献:鲁迅. 《呐喊·故乡》, 1921;《毛诗郑笺》, 汉代郑玄注.
- 行业标准: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颜色名称标准》, 2002.
(注:因文献类来源无直接链接,标注名称与出版信息确保权威性;色值标准引用国家标准代码增强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金黄色是一种类似黄金的明亮色彩,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金黄色是黄中带微红的颜色,具有类似金属黄金的光泽和质感,比普通黄色更鲜亮、饱和。例如成熟的麦田、橘子的表皮等自然景象常被形容为金黄色。
二、颜色特性
- 光学属性:在色系中,金黄色属于黄色的衍生色,但带有更高的明度和金属反光效果,接近金色(golden)的视觉效果。
- 混合色调:部分文献提到金黄色可能由红色与黄色调和而成,例如国画中常用藤黄与赭石混合表现这种颜色。
三、应用与文化意象
- 自然与生活:常用于描述秋收场景(如麦浪)、水果(橘子、杏子)以及阳光等。
- 文学引用:如宋代苏轼“大杏金黄小麦熟”、冯至“金黄的阳光”等诗句,均以金黄色烘托丰饶或温暖的意境。
四、与普通黄色的区别
普通黄色类似柠檬或向日葵的颜色,而金黄色更强调金属质感和高饱和度,视觉上更接近黄金的光泽。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毗地狱不谋而同常棣碑吹角除祥翠岭搭连当头一棒胆义登山堆金积玉惇惠凡圣纷庞附凑覆检槁木宫鬓柜员裹帘国社海王宫横调洪嗣槐蚕秽贱会议惑妄煎和啾号沮异拘制空头情叩辕老卖乐胥练兵临川派霖漉鳞施丽色艳妆留成龙阳泣鱼灓水卖工夫曩篇平头奴泼命晴昊霜野虽使谡谡太母投梭折齿外营望岫息心晩悟瓦盏文叙子细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