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皇位。《南齐书·陈显达传》:“ 世祖 武皇帝 昭略通远,克纂洪嗣,四关罢嶮, 三河 静尘。”
“洪嗣”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洪嗣”指皇位,常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表示皇权的继承或皇统的延续。例如《南齐书·陈显达传》记载:“世祖武皇帝昭略通远,克纂洪嗣,四关罢嶮,三河静尘”。此处的“洪嗣”即指皇帝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该词主要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献,尤其是南朝史书。例如《南齐书》通过“克纂洪嗣”强调皇帝继承大统的正当性。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历史专有词汇。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南齐书》相关篇章或权威辞书。
洪嗣(hóng sì)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家族中的继承者,或者一个家族的传承者。这个词可以用来指代子孙后代,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家族中担任重要职位的人。
洪嗣这个词的部首是氵(三点水),它属于水部。拆分的笔画数目为10画。
洪嗣这个词的来源与家族和血脉传承有关。洪指的是家族或后代的过人之长,嗣指的是继承。因此,洪嗣可以解释为接续家族血脉的继承者。
洪嗣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洪嗣」,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古代,洪嗣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种常见的古代写法是「洪嗣」,这是比较流行的写法。当然,由于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古代的写法可能和现代有所区别。
1. 他是家族中的洪嗣,将来会继承家族的事业。
2. 这位年轻人天赋异禀,被认定为家族的洪嗣。
1. 洪嗣后代
2. 洪嗣传承
3. 洪嗣血脉
4. 洪嗣家族
1. 继承者
2. 子孙
3. 继任者
4. 后代
1. 无嗣
2. 断后
3. 绝后
4. 绝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