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贼的意思、六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贼的解释

(1).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六韬·上贤》:“ 太公 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歷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元 刘壎 《隐居通义·骈俪二》引 车震卿 《启》:“所幸社稷灵长,天王明圣,虽未筑鲸鯢而诛六贼,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

(2).指 北宋 末之 蔡京 、 朱勔 、 王黼 、 李彦 、 童贯 、 梁师成 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太学生 陈东 等斥为“六贼”。见《宋史·钦宗纪》。

(3).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此六尘能以眼、耳等六根为媒介,劫掠“法财”,损害善性,故称。见《楞严经》卷四。 唐 白居易 《斋戒》诗:“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金 边元鼎 《自叹》诗:“久贫自沃三彭炽,一醉齐休六贼狂。”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谓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杂阿含经》卷四三:“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囚持杯水》:“真如有变易,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浄戒能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参见“ 六尘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六贼”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历史人物(北宋奸臣)

指宋徽宗时期的六位权臣:蔡京、王黼、童贯、朱勔、李彦、梁师成。他们结党营私、祸乱朝政,被太学生陈东等人斥为“六贼”。
具体影响:


二、宗教与哲学术语

  1. 道家解释
    “六贼”即眼、耳、鼻、舌、身、心(六根),认为六根易受外界干扰,损耗心神。如《清静经图注》提到:“六贼耗六神,坠六道”。
  2. 佛教解释
    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通过六根侵蚀善性,劫掠“法财”。《楞严经》将其比喻为损害修行的障碍。
  3. 象征意义
    在《西游记》中,六贼被拟人化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代表需摒弃的六根与六欲。

三、其他引申含义


“六贼”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六贼》

《六贼》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六个盗贼。这个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是一个独立的词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六贼》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是“六”,由八划组成,其中部首是“儿”,部首的位置在左侧。第二个字是“贼”,由八划组成,其中部首是“贝”,部首的位置在左上方。

来源

《六贼》这个词据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六个犯罪分子或者六个危险的人物。

繁体字

《六贼》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六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时候《六贼》的写法为「六賊」,部首和笔画的位置和构造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据说这个镇子上有一群六贼,大家要小心提防。
2. 警方成功抓获了那六个六贼中的五个。

组词

1. 六贼朝天: 比喻群盗猖獗,无法无天。
2. 六贼心虚: 形容坏人心里对自己所做的坏事感到惶恐不安。

近义词

1. 六盗: 指六个盗贼或犯罪分子。
2. 六奸: 指六个坏人,通常与背叛有关。

反义词

1. 六侠: 指六个善良而正直的人,通常与拯救正义有关。

别人正在浏览...

抱珥标鲜不钉对财訾蚕头鼠尾草蹙春尽跌退多样发谋分毫不值赋得孚合伏剑府考干饭歌欢管鲍光素鬼迷心窍跪石姑缯惶促黄熟香回舲虺蜓箭竿诘诛金户绩学之士空凿狂憃魁卓黧鷄淋头盖脑柳梢柳子厚体掳掠没羽之虎面骨缅远明齐墨卿赧顔旁若无人浅屑庆士秦篆盛炽生地狱射天狼市易手相首种水光私赎随车甘雨枉费心力危而不持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