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削减,节省。《后汉书·皇后纪下·和熹邓皇后》:“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太后勑止,日杀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
“杀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削减、节省,主要用于描述通过减少开支或消耗来达到节约的目的。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杀”在此处并非“杀戮”,而是指削减、降低(如“杀价”中的用法);“省”指节省、节约。组合后表示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或资源来达成节俭。
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皇后纪下·和熹邓皇后》中记载:“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太后勑止,日杀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 这里描述了邓太后通过削减宫廷开支,将原本每年近两亿的费用缩减至数千万,体现了“杀省”的实际应用。
语境延伸
在部分文献中,“杀省”与“省欲去奢”等表达相关联,强调克制欲望、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例如佛教教义中提到的“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虽未直接使用“杀省”一词,但理念相通。
杀省(shā shěng)是一个多音字词,拆分部首为“木”和“省”,共有9画。
“杀省”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古代汉字的含义,也涉及到现代汉字的音韵转变。
在古代汉字中,“杀”即指用刀剑等物品来杀害,当做动词使用,形象地表示了生命被终结的意思。“省”则有节省、减少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杀省”被写作“殺省”。
根据历史记录,“杀省”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在古代汉字中,“杀”字的写法为“殺”,即在部首“木”上方加上两个“㇐”字形,“省”字的写法为“竝”,即两个人并排站着。
1. 在这个小村庄里,杀省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2.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杀省,让人痛不欲生。
杀害、杀人、杀伤、节省、减省、省事。
近义词:杀戮、屠杀、削减、削省。
反义词:救助、增加、增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