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骄兵的意思、骄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骄兵的解释

(1) [self-conceited troops]∶骄傲而轻敌的军队

骄兵必败

(2) [disobe***nt sol***rs]∶不服从指挥的士兵

骄兵悍将

详细解释

(1).恃强轻敌的军队。《文子·道德》:“义兵王,应兵胜,忿兵败,贪兵死,骄兵灭,此天道也。”《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於敌者,谓之骄兵。” 吴晗 《灯下集·论赤壁之战里的周瑜诸葛亮张昭》:“被攻的军力打败了进攻的军力,哀兵打败了骄兵。”

(2).谓使骄傲轻敌。《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孔明 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3).指骄纵不受控制的士兵。如,骄兵悍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骄兵”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军事术语,其核心含义指因骄傲轻敌而丧失战斗力的军队,后引申为骄傲自满的群体或个人。该词最早见于《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这一经典表述揭示了骄兵必败的军事哲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骄兵”包含两层语义:一是指“骄傲轻敌的军队”,例如“骄兵必败”的成语,强调军队因骄傲导致战略失误;二是在现代语境中衍生出比喻义,指“因自满而丧失进取心的团体”,如“科研团队若成骄兵,必将落后于时代”。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说文解字》中“骄”字本义为“马高六尺”,后引申为“傲慢”之意;“兵”字甲骨文象手持斧钺之形,本指兵器,后指持兵器者即军人。二者结合形成的复合词,精准概括了军事斗争中“态度决定成败”的客观规律。

该词在历代典籍中反复出现,如《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陆逊火烧连营前分析:“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这段战略分析印证了“骄兵”与“哀兵”的胜负转化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骄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骄傲轻敌的军队
    指因自大、轻敌而丧失战斗力的军队,常与“骄兵必败”这一成语关联。该说法最早见于《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2. 使敌人骄傲的战术
    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骄兵”也指通过示弱或纵容,诱使敌方产生轻敌心理的计策。例如诸葛亮曾识破“老将骄兵之计”,即利用敌方骄傲心理进行反制。

  3. 骄纵不受控的士兵
    可形容纪律涣散、难以管束的军队或将领,如“骄兵悍将”一词,强调士兵的傲慢与不服从性。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三、相关成语与例句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汉书》《三国演义》等文献,或通过查字典等工具扩展学习。

别人正在浏览...

鞍马劳顿阿驿宝塔鞴马蚕桑産床叱咄村部丹麯蹈舞等比东倒西欹懂行东洋访册風傳凤凰儿个别钩摹还归薉孽家族制度界障襟带竞买九围拘録居属龃龉闶门僚品藜羹陵驾軨轩利途鹿戏马哈马栏莽荡暝途切礉且莫啓体全力以赴确认三谛散坐圣治市估衰废司更卒宿善钿朵吐壶托爱外夷挽近宛延湘吴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