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元素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如自然界中的碳元素有碳12(126c)、碳13(136c)和碳14(146c)等几种同位素,其中126c和136c是稳定同位素,146c的原子核不稳定,具有放射性,为放射性同位素。分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大类。后者占绝大多数。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具有不稳定结构、能自发释放射线并转变为其他元素的同位素形式。其核心特性体现在原子核内部质子数与中子数比例失衡,通过α衰变、β衰变或γ辐射等方式释放能量以达到稳定状态。这类同位素的半衰期跨度极大,例如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而碘-131仅8天,这一特性直接影响其应用场景与安全处置方式。
在应用层面,放射性同位素可分为示踪型与辐射型两类。医学领域利用锝-99m进行器官显像诊断,工业领域通过钴-60进行材料探伤检测,农业领域则使用磷-32研究植物代谢途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的《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条例》明确规定,所有应用必须遵循ALARA原则(合理可行尽量低剂量原则)。
中国核安全法规(HAF003)要求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单位建立四级防护体系,包括屏蔽防护(铅容器)、距离防护(机械手操作)、时间防护(剂量累积控制)及个人剂量监测(TLD剂量计)。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定期发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标准》,为行业安全管理提供法定依据。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即同一元素)但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核中,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其核心特性是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释放射线(如α、β、γ射线)并发生衰变,最终转变为稳定同位素。以下是详细解析:
同位素关系
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例如碳的三种同位素:碳-12(稳定)、碳-13(稳定)、碳-14(放射性)。
放射性同位素特性
原子核通过衰变释放能量,衰变速率由半衰期(即半数原子核衰变所需时间)决定。例如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常用于考古测年。
放射性同位素需严格管理,避免辐射暴露危害人体(如DNA损伤)和环境。使用中需遵循防护三原则:时间缩短、距离增大、屏蔽防护。
如需更专业的核反应方程或具体同位素参数,可提供进一步研究方向。
白龙鱼服白蚁孢子秉公无私冰景谗阋赤手愁鬓船尾达分妒昧房杜风裳枫叟分号浮誉革灭挂火古奥卦者鼓栗含荣家弊佳良椒壼加速度賫领里尹龙鸣鹿耳録橐免丁鸣弦暮暗内辞恁么牛茎浓荫奴隶社会碰劲喷香兽披堆破首起蹶弃礼青絇麴蘖三胡三角髻盛春时路苏米掏心天笃天灵盖通笺文君新寡沃泉五顶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