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糺罚”。督察惩罚。《后汉书·窦武传》:“宜以次贬黜,案罪纠罚。”《后汉书·陈忠传》:“便可撰立科条,处为詔文,切勑刺史,严加糺罚。”
“纠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归纳如下:
“纠罚”由“纠”(纠正、督察)和“罚”(惩罚)组成,指通过督察发现问题后实施惩罚的行为,强调“纠正错误”与“惩戒”的双重目的。
核心定义
指对错误或罪行进行监督、审查后给予相应处罚,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吏治理或律法执行场景。例如《后汉书·窦武传》提到“案罪纠罚”,即根据罪行审查并惩处。
延伸意义
该词不仅包含惩罚本身,还隐含通过惩戒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体现“纠偏”与“惩处”的结合。
主要出自《后汉书》,如《窦武传》与《陈忠传》中均有“纠罚”用于描述督察惩罚的实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现代应用案例,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纠罚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表示纠正违法或不当行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下面将对纠罚的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纠罚的部首是纟,表示与线有关的事物。它的笔画数为5。其中,纟部在字的左边,而且被称为纟字旁。
纠罚这个词的源自《说文解字》。纠指纠正,罚指处罚。结合在一起,表示因为违规而被处罚,也表示果断处罚以唤起对方的悔过之心。
纠罚的繁体字为糾罰。
在古代汉字中,纠字的写法略有不同,以古文战国字体为例:“讠”和“丩”两个部分组成。罚字的古字写法为“罒”和“⺜”组成。
1. 学校对学生严格纠罚不文明行为。
2. 政府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纠罚。
- 纠正:指进行修正或改变以消除错误或不当行为。
- 纠纷:指对争议或不一致意见进行调解或解决。
- 处罚:指对违法或不当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
重罚、惩罚、判处、施以罚款
奖励、奖赏、褒奖、称赞
阿里山白翁变饰标号别头宾合赤石脂浺瀜川人村公大喇喇道会豆角番社浮没狗脚木过站亥豕懽娱笺奏骄饵积存景柱距闭矩则磕伏髡髦鵾柱牢狱髦发梅月弥辔劘切礳石渠牡橭脑际凝缓排中律刨根究底欺暗骑装热肠入场券盛业释绖首脑寺刹台柱子通梦痛心凸出蓊茸闻过则喜文征明下口香水兰枭视狼顾下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