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of one mind] 心、德:都指思想认识。思想认识一致、行动一致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非貔非虎之封、同心同德之劳;校彼功庸,曾何髣髴!”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朕观在昔,君臣惟同心同德,故知天下之务,享无疆之休。” 郭沫若 《归国杂吟》之二:“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亦作“ 同德同心 ”。 太平天囯 刘盛培 《建天京于金陵论》:“同德同心,千百国归真恐后。” 清 洪楝园 《警黄钟》第十出:“普劝国人,勿分尔我,同德同心,自成团体。”
“同心同德”是汉语中形容集体意志高度统一的成语,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释义与词源 “同心”指共享同一目标,“同德”强调价值观一致,合指群体成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达成深度共识。该词最早见于《尚书·泰誓》的“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引自国学经典文献库),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强调君臣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二、语法特征 作谓语或定语时,常与“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等短语搭配使用。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指出其多用于政治宣言、团队协作等语境(商务印书馆权威辞书)。
三、语义演变 从古代君臣伦理扩展至现代集体主义精神,当前多用于形容政党路线统一(如“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企业文化建设等场景。汉典网(zdic.net)特别标注其反义词“离心离德”常作为对照组出现。
注:因在线辞书平台存在动态更新可能,建议读者通过《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纸质工具书核查经典释义,或访问国家级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网站获取最新语用分析报告。
“同心同德”是一个汉语成语,核心含义为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形容众人团结一心,共同为目标努力。以下是详细解析:
“同心同德”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强调团结协作对实现目标的关键作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扩展词汇,可参考《尚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捌哥北州鄙惪操修朝驾齿句持领齿少气鋭赤蚁池中物纯衣得亏鼎国蛾眉曼睩阨塞梵方返虚入浑非族粉团儿盖板工粮冠裾红榜画檝滑嵇贱凌祭墓渴尘夸夸而谈两面连岁漏夕谋夕启祷耆旧倾市缺席弱女三皇五帝圣铁摄氏温标失踪受降树国蜀客殊职死面缌丧踏蹙通封通治团营位貌文工队文艘衔冰吐雹享誉闲夜咸杬子霞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