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警勗的意思、警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警勗的解释

警惕勉励。《北齐书·崔昂传》:“ 昂 素勤慎,奉勑之后,弥自警勗,部分科条,校正今古所增损十有七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警勗”为汉语复合词,由“警”与“勗”组合而成,属于较为生僻的书面用语。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义分解

“警”本义为“戒备”,引申为提醒、告诫,如《说文解字》释“警”为“戒也”,强调对潜在危机的警觉;“勗”为“勖”的异体字,读音为xù,意为勉励、鼓励,如《尔雅》注“勖,勉也”,表示对人的精神激励。二字结合后,词义融合为“通过告诫使人自我勉励”。

2. 语境应用

该词多用于强调内外结合的督促机制。例如在修身场景中,可指“以过失为戒,自我鞭策”;在教育或管理场景中,则指“以警示之言激发他人进取”,如《宋史·儒林传》中“以严法警勗士子”的用法。

3. 现代使用范围

当代汉语中,“警勗”因书面色彩浓厚,常见于学术、文学或正式文书中,如哲学论述中“人性需以道德警勗”,或公文中“条例警勗各级官员恪守职责”等表达。其近义词包括“警示劝勉”“诫勉”等,但语义更侧重“由警至勗”的递进逻辑。

网络扩展解释

“警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ǐng xù,其含义为警惕勉励,常用于表达对自身或他人的告诫与激励。以下是详细解析:

  1. 词义构成

    • “警”:本义为戒备、提醒,引申为对潜在危险或不足的警觉。
    • “勗”:同“勖”,意为勉励、督促,强调通过言语或行动鼓励奋进。两字结合后,词义更侧重在保持警惕的同时积极进取。
  2. 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北齐书·崔昂传》中记载:“昂素勤慎,奉勑之后,弥自警勗,部分科条,校正今古所增损十有七八。”
    此例中,“警勗”形容崔昂在接到朝廷命令后,更加自我警示并勉力完成任务,体现出自律与责任感。

  3. 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警勗”使用频率较低,属于较为文雅的书面语,常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其近义词包括“警戒”“勖勉”等,但“警勗”更强调警惕与激励的双重含义。

若需进一步探究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北齐书》等史书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哀叩暧昧熬累碧埃辩眼剥削不冷不热操刀制锦刬车潮鼓赤轩迟疑出阵丛翳撮録胆慄打情駡俏得工夫點穴敌顽粉戏负愆钩铓乖寡国禁化蜕华蚤胡曹勦浄洁疾婪栗燐乱率钱猛击穆宣瞟闪侨户起轿清道旗融熠煞实生后牲牢矢不虚发识检市侩室如悬罄四值功曹俗下文字铁紧伪缪危岩委仗诬杀虾目先德饷道小壻夏时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