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潮鼓的意思、潮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潮鼓的解释

旧时海上船户于潮来时所击的鼓。击之以助威、镇邪。 唐 元稹 《去杭州》诗:“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潮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专业词汇,既可指自然现象中的潮水声响,亦指古代天文仪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义:

一、自然现象:潮水如鼓声

指潮汐拍岸时发出的轰鸣声,其声势浩大如击鼓般震撼。此义源于古人对潮汐声响的文学化比喻,强调潮水的节奏感与力量感。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义项,释为“潮声如鼓”,常见于古代诗文。如唐代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有“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之句,虽未直用“潮鼓”,但描绘了海潮汹涌之势,后世常以此类意象引申潮鼓之声。

文献参考: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二、古代仪器:测潮计时器

指唐宋时期发明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中用于模拟潮汐现象的报时装置。通过机械结构驱动鼓槌,按潮汐周期击鼓报时,体现古代对潮汐规律的掌握。

来源依据:

《辞海》释“潮鼓”为“古代利用潮汐原理设计的计时器部件”。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详细记载了水运仪象台中“潮汐鼓”的机械构造,通过齿轮传动与水力驱动,实现潮涨潮落的模拟与报时功能。

文献参考:

  1.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
  2. 苏颂《新仪象法要》,中华书局点校本,2012年。

三、文化衍生: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潮鼓”常作为象征意象,既喻指自然伟力(如陆游《航海》中“潮鼓声翻野”),亦暗含时间流逝的哲思(如周密《武林旧事》载观潮盛景时的鼓乐齐鸣)。

来源依据:

《全宋诗》《全唐诗》中多次出现“潮鼓”意象,多与观潮、航海主题相关,体现古人对潮汐的敬畏与艺术化表达。

文献参考:

傅璇琮主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网络扩展解释

“潮鼓”是古代海上船户使用的一种特殊器具,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潮鼓(拼音:cháo gǔ)指旧时海上船户在潮水来临时击打的鼓,主要用于助威和镇邪。这一习俗与古代航海、渔业活动密切相关,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包含祈福驱邪的象征意义。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1. 文献记载
    唐代诗人元稹在《去杭州》中写道:“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印证了潮鼓在古代沿海地区的使用场景。
  2. 功能解析
    • 助威:潮水涨落时击鼓可统一船户行动,如收网、停泊等。
    • 镇邪:古人认为潮汐蕴含自然神力,击鼓可震慑邪祟,祈求平安。

三、延伸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或民俗演变,可参考唐代文献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柏昭班操宝烧碧罗天闭月羞花镈器跛足长搀搀常用对数尘垢粃糠成头疮痏除陌储须储与雌老虎从容自如典则彫章镂句曡降耳扇赋诗工资好好晖珥回疑兼副奸回健决节庆接续浄耳警耗惊散惊涛九峤举义库锦酷烈凉堂恋恋难舍琏璐隆弊禄禄闹玩笑缥碧轻盖齐誉日昃神助十乱刷充水浴束手就缚酸呻俗乐屯驻乡聚向马贼宪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