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委仗的意思、委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委仗的解释

亦作“ 委杖 ”。1.依凭,依靠。《三国志·吴志·楼玄传》:“诸吏之中,任干之事,足委仗者,无胜於 楼玄 。”《晋书·王导传》:“ 导 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寧邦。於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宋书·臧质传》:“ 何文敬 趋走厮养,天性愚狡, 质 迷其姦諂,寘怀委仗,遂外擅威刑,内游房室。”《周书·尉迟迥传》:“ 迥 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 太祖 以此深委仗焉。”

(2).谓丢弃武器。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 洪 独约令所领,不得妄离行阵,士有摭得众者, 洪 即斩之以徇,於是无敢委杖。”《金史·完颜杲传》:“詰旦,战于 河 上,大败其众,皆委仗就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委仗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一、动词:委托依靠

指将事务或责任托付给他人并加以信赖。

例证:

《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载“委仗贤才”,指孙权依仗诸葛瑾等人才治国。

《晋书·王导传》称“帝亦雅相委仗”,反映晋元帝对王导的信任与倚重。

二、名词:所托付之人或事物

引申指被委任的官员或可依靠的力量。

例证:

《旧唐书·李绛传》载“委仗之方,岂当如此”,批评君主用人不当。

《宋史·职官志》提及“委仗监司”,强调地方监察官员的重要性。

三、军事特指:兵器仪仗

特指古代军队中由专人执掌的武器和仪仗器械。

例证:

《周礼·夏官》郑玄注“委人掌委仗”,记载周代官职“委人”负责管理兵器。

《武经总要》载“委仗需列阵严整”,说明仪仗在军阵中的规范。


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如需表达相似含义,建议使用“委托”“倚重”“依仗”等现代词汇替代。

权威来源依据: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及《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的条目解析,并结合二十四史等典籍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来源和文献资料,“委仗”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核心含义(成语用法)
指“委托他人办事并给予信任”,由“委托”(交办事务)和“仗”(依靠、信赖)组合而成。例如在管理事务中,上级对下属的信任托付可称为“委仗”。

其他文献中的引申义

  1. 依凭、依靠
    见于《三国志·吴志·楼玄传》:“足委仗者,无胜于楼玄”,意为楼玄是值得依靠的能臣;《晋书·王导传》提到王导因才能被“委杖”(即委仗),体现对其能力的信赖。

  2. 丢弃武器
    军事语境中指放下兵器投降或溃散,如《金史·完颜杲传》记载敌军“皆委仗就擒”,即弃械被俘。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三国志》《晋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便妍宾秩膊膊波斯眼簸扬赤明吹笙丛伙丛云盗版道命淀积物玷缺动搈东使凡木蔓封域贯朽粟腐归去来兮辞汗瘢荷塘怳忽湖山缄默嚼口嘉赏祭东借意矜纵酒桶克削矿术廊下餐冷飞白廉守令显鸬杓铭座纆牵拿不出手欧泄碰瓷朋挻齐歌亲夫劝驾驱拂人性论肉叉栅墙少偶生绡失列食芹投敌屠佐闲阑消溶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