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经史子集的意思、经史子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经史子集的解释

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经史子集》:“今《隋书·经籍志》已分经史子集者,《隋书》本 唐 人所修也。近代説部之书最多,或又当作经史子集説五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体系,源自《隋书·经籍志》,后成为传统学术典籍的核心分类标准。其具体含义如下:

一、经部 指儒家经典及其注释阐释类著作,是传统学术的根本。"经"原意为织布的纵线,引申为承载常道、不可更改的典籍。核心为"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经部著作确立了儒家思想体系与社会伦理规范,历代学者通过注疏发挥微言大义,如汉代郑玄注、唐代孔颖达疏、宋代朱熹集注等。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经部"条目。

二、史部 收录历史著作及相关典籍。"史"本义为史官,引申为历史记载。涵盖正史(如《史记》《汉书》)、编年体(如《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如《通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地理志、职官志、政书等。史部不仅记录王朝兴衰,更包含典章制度、地理沿革、人物传记,为"鉴往知来"提供依据。清代《四库全书》史部下分15个子类,体现其系统性。来源参考:《辞源》(商务印书馆)"史部"释义。

三、子部 汇集诸子百家及各类专门学术著作。"子"原为先秦思想家尊称(如孔子、孟子),后扩展为学派著作总称。涵盖儒家(《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子兵法》)、医家(《黄帝内经》)、天文算法(《周髀算经》)、艺术谱录等。子部体现思想多元性与古代科技成就,是经学之外的知识体系。来源参考:《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华书局)分类章节。

四、集部 辑录诗文词曲等文学作品及文学批评著作。"集"意为汇集,主要收录个人别集(如《陶渊明集》)、总集(如《文选》《全唐诗》)、诗文评(如《文心雕龙》)、词曲(如《花间集》)等。集部反映各时代文学创作风貌与审美观念,是研究文学史的核心材料。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强调集部"以体裁分,以时代次"的编排原则。来源参考:《文献学概要》(杜泽逊撰,中华书局)集部论述。

体系价值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自唐代确立后沿用千年,其结构映射传统知识体系:经为思想纲领,史为经验实证,子为学术分支,集为文艺结晶。这一分类不仅指导古籍整理(如《四库全书》),更深刻塑造中国学术脉络与文化认知方式。来源参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影印本)经部总序。

网络扩展解释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起源于唐代《隋书·经籍志》,后成为传统典籍的核心分类体系。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经部

定义:收录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类著作,被视为思想准则。
内容:

二、史部

定义:收录历史、地理类文献。
内容:

三、子部

定义:涵盖诸子百家及宗教、科技等著作。
内容:

四、集部

定义:收录文学作品及评论。
内容:

五、历史意义

此分类法自唐代沿用至清代,影响深远,如《四库全书》即以此编纂。它不仅是对典籍的整理,更反映了古代“以经为纲”的文化价值观。


提示:若需了解各部类具体书目,可参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告宾服闇蔽暗恨安理会背手布伍畅白称铊扯首磁化贷商咄啐罚不责众法纲凤卣否决复道伏阙符验干巴巴刚质桂冠故客古隶鼓鳍灰戮混子嫁犬逐犬技俩京学九大经九姑课箘桂空界枯稿乐不思蜀怜我怜卿陵绝媒妇岷嶓拿捕抛泊栖庇清室琼酥屈下软茵三建始鸠寿樗田额通讯员瓮溢文颂文昭闲花协辅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