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清室的意思、清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清室的解释

(1).清凉的屋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醴泉涌於清室,通川过於中庭。”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温房则冬服絺綌,清室则中夏含霜。”

(2).请罪的住所,狱室。 汉 贾谊 《新书·阶级》:“闻遣訶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清室而请其罪尔。”《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 絳侯 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繫清室。” 裴駰 集解:“《汉书》作‘请室’。 应劭 曰:‘请室,请罪之室,若今钟下也。’ 如淳 曰:‘请室,狱也,若古刑於甸师氏也。’”

(3).清查宫室,警戒安全。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清室而止。”

(4).斋戒的屋舍。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九:“清室桂冯冯,齐房芝詡詡。”

(5).指 清 廷。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吾为 清 室大员,当効死不能移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清室在汉语词典中有两层核心含义,均具有历史文化背景:

一、本义:清静之室

指洁净、安宁的屋舍,常用于形容祭祀、斋戒或修养身心的场所。

例:《史记·礼书》载:“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其中“清庙”即肃穆清净的宗庙,与“清室”意近,均强调环境的庄重与纯净 。

二、专称:清代宫廷

特指中国历史上清朝(1636–1912年)的皇家宫殿及统治机构,涵盖政治、文化中心。

例:

  1. 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是清室的核心居所与政务场所,皇帝在此处理朝政、举行典礼 。
  2. 清室制度包括宗室爵位、宫廷礼仪等,如《清史稿》详细记载了皇室宗亲的封爵等级与职责分工 。

文化内涵

“清室”一词承载历史记忆: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故宫博物院官网:历史沿革与建筑功能
  3. 《清史稿·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清代皇家园林评述

网络扩展解释

“清室”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其主要义项及来源分析:

1.清凉的屋室

指通风凉爽的房屋,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例: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提到“醴泉涌於清室”,三国曹植《七启》中也有“清室则中夏含霜”的描述。


2.请罪的住所(狱室)

古代特指官员请罪或关押的场所,类似监狱。
例:贾谊《新书·阶级》记载“造清室而请其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亦有“徵繫清室”的用法。


3.清查宫室,警戒安全

指古代帝王出行前对宫室进行安全检查的流程。
例:晋代袁宏《后汉纪·桓帝纪》描述“清室而止”,即帝王抵达某处前需确保宫室安全。


4.斋戒的屋舍

用于祭祀或重大仪式前斋戒净身的专用房屋。
来源:多部文献提及此义项,但未明确引用具体典籍。


5.指清朝的朝廷(清廷)

特指1644-1911年间的清朝政府机构,属历史专称。
例:部分文献以“清室”代指清朝统治阶层。


“清室”含义多样,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核心关联“洁净”“肃清”之意,引申出凉爽、请罪、安全检查等场景,后期亦成为清朝的代称。若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上林赋》《新书》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奔命边议冰排子薄狩稠涎杵歌踔绝之能辍然辞宗待试逮讯涤瑕荡秽盖棺论定甘苦股分诡靡骨弭孤女环内慧秀胡羊焦害籍纳金炬进履九光钧球联延立称灵桃里选麻沸汤蹑风瑲瑲青房清寒青华仙真青浦庆祥亲馈琼林宴其先人心向背塞雁三八节僧衣是不是授甲厮赖天啓提炉痛绝投钩屠维无既闲毁闲侦小会小叔邪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