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琼苏。酒名。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共酌琼酥酒,同倾鸚鵡杯。”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 元 张可久 《落梅风·席上为真士陈玉林作》曲:“销金 党家 何处也,搅琼酥 惠船 明月。”参见“ 琼苏 ”。
(2).酥酪的美称。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端的是腻胭脂红处红如血,润琼酥白处白如雪,比玉呵软且温,比花呵花更别。”
琼酥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美酒或酥酪类美食,后引申形容莹洁如美玉、酥软的事物(如雪、梅花等)。以下是详细释义:
指代美酒
“琼”本义为美玉,引申为“美好”;“酥”指用牛奶、羊奶制成的松脆点心或酪浆。合称“琼酥”喻指色如白玉、甘醇清冽的美酒。
例证:宋代苏轼《中山松醪赋》:“饮一盏而醉眠,醒时已过琼酥半。”
形容乳酪类美食
古代“酥”特指乳酪制品,“琼酥”强调其质地莹润、口感细腻,如宫廷点心“琼酥山”(酥油堆叠的甜品)。
来源:《汉语大词典》
喻指白雪
因雪色洁白、触感松软如酥,文人常以“琼酥”描写雪景。
例证:元代张可久《天净沙·冬》:“琼酥点点飘香,玉纤片片飞霜。”
比拟梅花或冰晶
梅花花瓣莹润似玉,冰凌透亮酥脆,故称“琼酥”。
例证:宋代杨万里《观雪》诗:“巧将琼酥镂冰片,点作江南第一枝。”
“琼酥”属偏正结构复合词:“琼”为修饰语,赋予“酥”以珍贵、晶莹的意象,体现汉语“以玉喻美”的传统(如琼浆、琼瑶)。该词盛行于宋元诗词,承载古代文人对自然风物与精致饮食的雅趣审美。
权威参考来源:
“琼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酒名
指古代一种名为“琼苏”的美酒,常见于诗词描写。例如:
酥酪的美称
用于形容质地细腻、色泽莹白的乳制品或糕点。例如:
阿士阿史德保安团便房别董大湢浴才志策帽儿称计惩劝饎人蹉跎日月搭挂倒座德辉镀锡铁焚铄膏子寡功阖第花罽黄颔蛇会友湖州镜家客佳能侥幸狡穴节水金口御言朗朗上口临送流涕镂版门望明确南车拗捩旁礴破析虬炉歧阻柔和删节本省改侍祠官誓牧识途老马守钱奴摅散四休居士太极图汤饼局叹惋吐握亡矢遗镞蔿国销路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