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话中的国名。一说鸟名。《山海经·海内东经》:“ 始鳩 在海中, 辕厉 南。” 郭璞 注:“国名。或曰鸟名也。”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韩雁始鸠雷泽神琅琊台赞》:“ 韩雁 始鳩 ,在海之州;雷泽之神,鼓腹优游。”
"始鸠"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记载,其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始鸠"指古代执掌营造事务的职官名,属上古少皞氏(少昊)设立的官职体系。该词源自《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的少皞氏以鸟名官的制度:"祝鸠氏,司徒也;鴠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 其中"祝鸠"(亦作"鵻鸠")即"始鸠"的别称,东汉学者服虔在《春秋左传解谊》中明确注释:"祝鸠,主教民,故为司徒",而清代学者梁履绳在《左通补释》中进一步指出:"祝鸠即鵻鸠,俗亦呼为鹁鸪,性孝,故为司徒主教民" 。
二、历史背景与职能 在少皞氏的官僚系统中,"始鸠"(祝鸠氏)位列"五鸠"之首,职责相当于后世的司徒,主管土地、教化及民政事务。《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印证了"鸠"系官职与地域管理的关联。其命名源于鸠鸟的特性——古人认为鸠鸟性情温顺,象征仁德,故以"鸠"名官寄托治世理想 。
三、词义演变 随着时代变迁,"始鸠"作为职官名的用法逐渐消失,但在部分文献中仍保留其古义。例如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十四》引《典录》称:"少昊以五鸠鸠民",其中"鸠民"即"聚集治理百姓"之意,延续了"始鸠"的原始职能内涵 。
参考资料: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及古籍注疏,原始文献可通过"中华经典古籍库"(www.ancientbooks.cn)或"汉典"(www.zdic.net)平台查证。
关于“始鸠”的详细解释,综合多来源信息可分为以下两类释义:
发音:shǐ jiū
构成:由“始”(开始)和“鸠”(鸟类)组合而成。
基本含义:指事物的开端或起源,常用于描述现象、事件的最初阶段。
使用场景:
出处:
源自《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为“始鸠在海中,辕厉南”。晋代郭璞注解说其为“国名,或曰鸟名”。
释义:
两种释义需根据语境区分:成语用法偏重抽象概念(起源),神话释义则为具象名词(国/鸟)。若需古籍原文或学术考证,可查阅《山海经》及郭璞注本。
拔虎须兵死髀枢蕃荷不稽不是冤家不聚头诚鲠驰驿摛藻怆然涕下促迫雕变对称多项式发家覆落府史刚勇公产亨通和心后夔怀恶黄帝陵回叙嫁非进门女婿救困扶危九籥丹狷士鵕鹗均工夫烂账冷玉瞒心旄节髦峤毛团马枣密而不宣名录内法手谦婉窃窃私议七言律缺水任实宂贱容物色动上御审料食不果腹首服宋瓷送定提到王建万类五讲四美三热爱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