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寿樗的意思、寿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寿樗的解释

老臭椿木。语出《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后用“寿樗”比喻无用之材。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华暂芬优鉢,材偏耻寿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寿樗"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复合词,由"寿"与"樗"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这两个字的字义及古典文献中的典故来理解。

  1. 字义拆解与基本含义:

    • 寿 (shòu): 本义指生命长久,长寿。《说文解字》释为"久也"。引申为年岁、生命、祝人长寿等义。
    • 樗 (chū): 指臭椿树。《说文解字》释为"木也。... 似樗"。臭椿在古代常被视为木质粗劣、不堪大用的树木。《诗经·豳风·七月》有"采荼薪樗"句,即以樗木为劣质柴薪。
    • 组合义: "寿樗"字面可理解为"长寿的臭椿树"。但这并非其核心含义,其深层意义源于《庄子》中的著名寓言。
  2. 核心含义与典故出处(《庄子·逍遥游》): "寿樗"的完整概念和哲学意蕴,直接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惠子与庄子的一段对话: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 在这段对话中,惠子用"樗"树(臭椿)比喻庄子的学说,认为它虽然庞大("大"),但就像樗木一样,树干臃肿不合绳墨,树枝弯曲不合规矩,长在路边连木匠都不屑一顾("匠者不顾"),意指其学说"大而无用",不被世俗所容。
    • 庄子则反驳说,正因为这棵树被认为"无用",它才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不夭斤斧"),可以安然生长于广漠之野,人们还能逍遥自在地躺在树下休息。这种"无用"恰恰成就了它保全生命、得享天年的"大用"。
    • 因此,"寿樗"的核心含义并非仅指长寿的树,而是特指那些因被视为"无用"而得以避免祸患、终享天年的事物(尤指人或思想)。它体现了庄子哲学中"无用之用"的深刻思想,即表面上的"无用"可能恰恰是保全自身、实现更高价值(如自由、长寿)的途径。
  3. 总结释义: 寿樗意指因被视为无用而得以保全性命、终享天年的人或物。它源于《庄子·逍遥游》中关于樗树(臭椿)的寓言,强调看似无用的价值——避免被世俗功利所戕害,从而获得逍遥自在的长久生存。这个词蕴含着道家"无用之用"的哲学智慧。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寿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1.词语构成与发音

2.典故出处

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此段以臭椿树(樗)比喻看似庞大却无实际用途的事物,后世由此引申出“寿樗”一词。

3.比喻义

“寿樗”常被用来比喻无用之材或看似有价值实则无益的事物,带有自谦或贬义色彩。例如:

4.文化意涵

该词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无用之用”的思想,与庄子“材与不材”的辩证观相呼应,强调事物价值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庄子》原文及《汉语大词典》相关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百摺裙並行不悖才局层罗豺武肠慌腹热常课衬纸迟廻持蠡绸缪未雨词位殿虎斐斖風霆膏露归身果蝇华节虎卜火雷胡蒜谏楚降口曒日浄丽景企巾帓举逸牢九讄祷连班连藻俚耳临川羡鱼鸬鹚笑满谰螟蛉之子暝蒙呕吼欧虞法匹侣铺摆曝昳褰举切切在心囚梁任脉撒活蛇筋生将饰法説口嘴塾师思惑颂德歌功文不加点香灰相切相磋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