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臭椿木。语出《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后用“寿樗”比喻无用之材。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华暂芬优鉢,材偏耻寿樗。”
“寿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此段以臭椿树(樗)比喻看似庞大却无实际用途的事物,后世由此引申出“寿樗”一词。
“寿樗”常被用来比喻无用之材或看似有价值实则无益的事物,带有自谦或贬义色彩。例如:
该词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无用之用”的思想,与庄子“材与不材”的辩证观相呼应,强调事物价值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庄子》原文及《汉语大词典》相关词条。
寿樗:
寿樗(shòu chū)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寿”和“樗”两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
“寿”字的部首是“寸”,总笔画为7画;而“樗”字的部首是“木”,总笔画为10画。
来源:
“寿樗”的来源是古时候的一种称谓,用来形容树木长寿而且茂盛。
繁体:
“寿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壽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寿樗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这棵寿樗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几百年。
2. 他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茂盛的寿樗。
组词:
寿樗树、寿樗林、寿樗叶、寿樗花、寿樗枝
近义词:
寿木、长寿树、茂盛树
反义词:
枯木、死树、衰败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