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岷嶓的意思、岷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岷嶓的解释

岷山 与 嶓冢山 的并称。《书·禹贡》:“ 岷 嶓 既艺, 沱 潜 既道。” 孔 传:“ 岷山 、 嶓冢 ,皆山名。” 晋 张载 《剑阁铭》:“远属 荆 衡 ,近缀 岷 嶓 。”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晚投 岷 嶓 ,抗志浮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岷嶓是汉语中一个古雅的地理名词,指岷山与嶓冢山的合称,具有明确的地域指向和文化内涵。以下从词源、历史文献、文化象征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构成

“岷”本义为岷山,即今四川西北部的岷山山脉,《汉语大词典》释其“山名,在四川省北部,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嶓”指嶓冢山,据《辞源》记载,嶓冢山有两处,一在陕西宁强县(汉水发源地),一在甘肃天水市(西汉水发源地)。二字合用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岷嶓既艺”,指大禹治理两山间土地的历史事件。

二、典籍记载

1.《尚书》将岷嶓列为九州山系代表,《禹贡》载“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嶓冢导漾”印证其地理坐标意义。

2.唐代杜甫《剑门》诗“岷嶓气可接,荆吴势尽吞”以岷嶓喻蜀地山川形胜,体现文学意象的延伸。

三、文化象征

在传统舆地学中,岷嶓被视为西部重要山脉标志,《水经注》多次引用二山考订水系脉络。现代地理学考证实指岷山(海拔5588米)与嶓冢山(陕西主峰海拔2530米),二者分别承载长江、汉水源头文化记忆。

(注:本解释整合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尚书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杜诗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因文献类目属于纸质出版物,不提供电子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岷嶓”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并称,指岷山与嶓冢山两座山脉。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岷嶓”由“岷”(岷山)和“嶓”(嶓冢山)组合而成,是两座山的合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时“岷嶓既艺,沱潜既道”,意为两山区域已得到治理,沱江、潜水等河流水道疏通。

2.地理位置

3.文献与文学引用

4.现代使用

现代语境中,“岷嶓”多用于历史地理研究或文学创作,日常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象征意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水经注》等古籍,或查阅地理志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道白石烂傍境摽拨表厉补凑愁冗冗春纤黜浊悼心失图典卖钓侣蠹国嚼民肚里生荆棘多日丰标分文福嘏跗跖好好回隐溷厠护师矜己九拜酒德娟倩炕牀窾言狼角良宵好景离合诗率口麦屑眉高眼低杪颠密严摩莎母机孽子漂游俏眼趄趄趔趔倾盖如故穷正泅儿全韵赛诗会丧道三合会色容神举松风石填噎偷天换日突荡文堂贤庑小凤团夕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