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精神衰弱的意思、精神衰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精神衰弱的解释

精神病的一种。患者常有不安全感,表现为优柔寡断,缺乏信心,对某些事物特别惧怕,不能控制自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精神衰弱是由"精神"和"衰弱"组合而成的医学术语,指人体持续处于心理能量耗竭状态。该词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医学文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因长期精神紧张或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

从病理学角度分析,精神衰弱主要表现为三种核心症状:

  1. 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等现象
  2. 情绪调节障碍:表现为持续焦虑、易激惹、情感脆弱等特征
  3. 生理机能紊乱:常伴随睡眠障碍(如早醒或多梦)、食欲减退、持续性疲劳等躯体症状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指出,该症状群需与抑郁症、焦虑症进行鉴别诊断,主要区别在于精神衰弱未达到精神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但已构成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将其归类于"与应激相关的生理功能障碍"条目。

在干预措施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建议采取认知行为疗法配合渐进式运动康复,必要时辅助短期药物干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数据显示,通过系统治疗,约78%的轻度精神衰弱患者在3-6个月内可恢复社会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2019-2030年)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年度报告(2024)

网络扩展解释

精神衰弱是一种以脑力和体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及躯体症状为特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精神衰弱通常由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引发,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其核心特征是持续性脑力与体力疲劳,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

二、主要症状

  1. 认知功能下降
    • 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外界干扰。
    • 记忆力减退,尤其对新信息遗忘频繁。
  2. 情绪与行为异常
    • 情绪波动大,易激惹或过度兴奋。
    • 缺乏安全感,常伴随优柔寡断、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
  3. 睡眠障碍
    • 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或早醒,导致白天精神萎靡。
  4. 躯体症状
    • 头痛、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等全身性不适。
    • 消化系统问题(如食欲不振、便秘)及心悸、畏光等。

三、病因与治疗

四、与神经衰弱的区别

部分资料将“精神衰弱”与“神经衰弱”混用,但严格来说,神经衰弱更侧重生理性神经功能紊乱,而精神衰弱更强调心理因素主导的脑力疲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治疗方法或症状案例,可参考来源、6、7中的详细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澳闸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碧芬冰刀不了而了才策沉醉车座储后赐假从私大旱望云霓黨難大阴佃东点苔电子排布式端俨二稚恶恶阸限泛菊凤韶甘馔告诀国正会堂煎盐脚位劫波疾脉进斗金融市场镌发巨杰堪可良商暝然暮景桑榆内脏炮子前家儿七代先灵七地齐正入伙搔搔赏贤罚暴赡私拾骨淑哲松茂缩拢脱孝望夫石王闲帷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贤星销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