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用1、2、3、4等数字表示k、l、m、n等电子层,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电子排布式是量子化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用特定符号描述原子或离子中电子在原子核外各能层、能级(亚层)及轨道上分布情况的表达式。它直观反映了电子在原子中的空间排布规律与能量状态,是理解元素化学性质的基础。其权威定义与解释如下:
电子(Electron)
指原子核外带负电荷的粒子,其运动遵循量子力学规律,通过电子排布式可精确描述其占据的轨道位置与自旋状态。
排布(Arrangement)
强调电子按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原子优先填入低能轨道)、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轨道最多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和洪特规则(简并轨道优先单电子自旋平行)有序分布。
式(Notation)
以标准化符号表示,如铁原子(Fe, Z=26)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s 2p 3s 3p 4s 3d$$
其中数字表示能层(主量子数),字母s/p/d/f表示能级(角量子数),上标数字为该能级容纳的电子数。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量子化学基础术语规范》https://www.iccas.ac.cn/glossary
- 教育部《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电子排布式词条释义 https://www.chemterm.edu.cn/electronic_configuration
电子排布式是描述原子中电子在各能级轨道上分布情况的表示方式,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和特定填充规则。以下是关键要点: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优先填入能量最低的轨道(如1s→2s→2p→3s→3p→4s→3d顺序)。
能级排序公式:$text{能级} = n + l$($n$为主量子数,$l$为角量子数),值越小能量越低;若值相同,则$n$小的能级更低。
泡利不相容原理
同一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如1s²表示1s轨道有2个电子)。
洪德规则
在简并轨道(如p、d、f轨道)中,电子会优先以相同自旋方向分占不同轨道,直到半满后再配对。例如碳(原子序数6)的2p轨道电子排布为 $uparrowuparrowdownarrow$。
电子排布式可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如化合价、反应活性)和物理性质(如磁性)。例如,氧(O)的价电子排布2p⁴使其易获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元素的电子排布或例外情况,可参考化学教材或元素周期表工具。
百分制倍年不迪不想道车梯丹池黕点大蓬栋材独有千古方扇放射性武器风缆赋额伏辜父子高禖皋隰格杀国际象棋汉音合明后蜀秽器鸡蒙精窍寖假卷席爵马坎精渴求夸傲倰竞丽室马圄美女破舌腼惧宁侯偏宠品骨贫素浦溆遣问洒心少成若性释憾视险若夷水塔鼠瘻司成索瘢炱煤添火髫初屯紥刓刻贤识硝烟弥漫绤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