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地的意思、七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地的解释

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訶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四:“此从二地乃至七地,修道剪障,名断烦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谓七地始得无生,是时已悟理。但至于十地,金刚心现,乃证体而作佛。”参见“ 十地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地”是佛教术语,属于大乘菩萨修行阶位“十地”中的第七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概念

“七地”全称远行地,指菩萨修行至此阶位时,已彻底远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生死烦恼,证得无相空寂的智慧,并具备“方便智”以普度众生。

二、核心特点

  1. 智慧成就
    通过六地修行积累,七地菩萨获得深奥的智慧与禅定,能同时运用“方便”与“般若”两种智慧,突破对“有相”与“无相”的执着。
  2. 脱离轮回
    达到此阶位者已断除一切烦恼根源,不再受轮回束缚,相当于小乘佛教中罗汉果位的成就。

三、经典出处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与《华严经·十地品》均记载了七地的修行境界,强调其“深智慧定心”的特征,标志着菩萨从“自度”转向“度他”的关键阶段。

四、修行意义

七地被视为菩萨道的重要分水岭,此后修行者将进入更高阶的“不动地”(八地),逐步圆满佛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十地体系或具体经典引文,可查阅《华严经》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七地》

《七地》是一个词汇,它在中文中常用来指代一种七个地域或地方的集合。这七个地域可以是具体的地区,也可以是比喻性的描述。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地》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七”是由“一”和“丶”两个部首组成;“地”是由“土”和“土”两个部首组成。总共的笔画数为8。

来源

《七地》一词的来源并不明确,它可能是古代文化或文学作品中的创造词汇。但具体的来源尚无详细的资料可查。

繁体

《七地》这个词的繁体字为「七地」,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写法形式。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以确定其准确的写法形式。

例句

1. 我曾经在中国的七地旅行,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

2. 这本书引领读者深入了解七地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组词

《七地》可以进行一些组词或短语的搭配,例如:

1. 七地风光

2. 七地巡回展

3. 七地文化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七地区、七地域

反义词:单一地域、单一区域

别人正在浏览...

懊腻拜鬼求神百一笔势擦黑楚明光村邻稻孙低切东语冬至线二蚀方寸心方事感皇恩钩蛇构夏旱亢浩侈好说话候证槵子华山畿监言交迹竞胜惊视金禄觊欲钧帖鯌子苦恶蒉桴窥观阑出亮晶晶留中不下龙骸抛却七八成,七八成儿气核奇景请奠清豪青陵轻雅逡循曲糁三候山肤山歌生烧酸鸣搨画太行山绿化工程他岐痛爱宛肖五楼携男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