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荆刘拜杀的意思、荆刘拜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荆刘拜杀的解释

元 时著名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的合称。《白兔记》写 刘知远 故事,故亦称《刘》《拜月记》亦名《幽闺记》。 清 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识曲者目荆刘拜杀为 元 四大家。”《曲海总目提要》:“ 元 明 以来,相传院本上乘,皆曰荆刘拜杀……乐府家推此数种,以为高压羣流, 李开先 王世贞 辈议论亦大略如此。盖以其指事道情,能与人説话相似,不假词采绚饰,自然成韵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荆刘拜杀"是汉语戏曲文学中的专有术语,指元代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的合称。该名称取四部作品首字组合而成,在古典戏曲研究领域具有特定指代意义:

一、核心构成解析

  1. 荆:《荆钗记》全名《王十朋荆钗记》,作者柯丹丘,讲述钱玉莲拒富择贫、以荆钗为聘,与王十朋历经波折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以"荆钗"象征坚贞爱情,被《南词叙录》列为"宋元旧篇"代表。
  2. 刘:《白兔记》又名《刘知远白兔记》,取材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发迹故事,通过李三娘磨房产子、夫妻离合等情节展现民间伦理观。明代吕天成《曲品》评其"词极古质,味亦恬然"。
  3. 拜:《拜月亭记》改编自关汉卿杂剧,以金代南迁为背景,叙蒋世隆与王瑞兰战乱中结缘、拜月盟誓的传奇,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赞其"高则诚《琵琶记》亦有所本"。
  4. 杀:《杀狗劝夫》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通过孙华妻杨氏杀狗劝兄的智谋,宣扬"妻贤夫祸少"的家庭伦理,语言质朴生动,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其"关目虽简,而描写世情,深刻而生动"。

二、文学史定位 这四部作品共同构成南戏转型期的典范,具有三方面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指出:"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与《琵琶记》共同构成南戏向传奇过渡的关键链环,其演出本在明清时期多达百余种,今存明成化年间刊本为最早戏曲刻本实物。"该术语作为专业概念,主要见于《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南戏新证》等学术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荆刘拜杀”是元明时期流行的四部南戏剧目的合称,具体指《荆钗记》《刘知远》(即《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剧目构成

    • 《荆钗记》:以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因信物“荆钗”得名,展现忠贞不渝的主题。
    • 《刘知远》(《白兔记》):讲述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历经磨难的故事,因“白兔”串联情节而闻名。
    • 《拜月亭》(又名《幽闺记》):改编自关汉卿杂剧,描写战乱中蒋世隆与王瑞兰的爱情,以“拜月”场景为经典。
    • 《杀狗记》:通过“杀狗劝夫”的情节,宣扬家庭伦理与兄弟情义。
  2. 艺术地位
    这四部作品被清代学者朱彝尊称为“元四大家”,其语言质朴自然,情节贴近生活,以“指事道情,能与人说话相似”为特点,在戏曲史上被视为南戏典范。

  3. 别称与影响

    • 《拜月亭》因闺阁场景细腻,亦称《幽闺记》。
    • 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王世贞等均推崇其艺术成就,认为其“高压群流”。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剧目的具体情节或历史评价,可参考汉典、国学大师等来源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别离冰上舞蹈超影伧子舂槀刺呼辏巧电铲鼎臣儿女姻冯闳高车驷马各奔前程恭世子骨槽风孩咍含态合乐俭逼交语戒指急风骤雨精疲力尽巾帓九层即阼决臆亢言科则两剂獠子颲颲烈名鳞聚罗幔牦轩默改南美呕咐蟠蜿签首级漆城戎阵涩竹神解石冻春蓍龟水寨私宅踏浪贪放贪竞疼惜谓号无叫唤无念虾蟇黏纤芥闲盘儿谢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