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荊劉拜殺的意思、荊劉拜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荊劉拜殺的解釋

元 時著名南戲《荊钗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的合稱。《白兔記》寫 劉知遠 故事,故亦稱《劉》《拜月記》亦名《幽閨記》。 清 朱彜尊 《靜志居詩話》:“識曲者目荊劉拜殺為 元 四大家。”《曲海總目提要》:“ 元 明 以來,相傳院本上乘,皆曰荊劉拜殺……樂府家推此數種,以為高壓羣流, 李開先 王世貞 輩議論亦大略如此。蓋以其指事道情,能與人説話相似,不假詞采絢飾,自然成韻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荊劉拜殺"是漢語戲曲文學中的專有術語,指元代四大南戲《荊钗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的合稱。該名稱取四部作品首字組合而成,在古典戲曲研究領域具有特定指代意義:

一、核心構成解析

  1. 荊:《荊钗記》全名《王十朋荊钗記》,作者柯丹丘,講述錢玉蓮拒富擇貧、以荊钗為聘,與王十朋曆經波折終成眷屬的故事。該劇以"荊钗"象征堅貞愛情,被《南詞叙錄》列為"宋元舊篇"代表。
  2. 劉:《白兔記》又名《劉知遠白兔記》,取材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發迹故事,通過李三娘磨房産子、夫妻離合等情節展現民間倫理觀。明代呂天成《曲品》評其"詞極古質,味亦恬然"。
  3. 拜:《拜月亭記》改編自關漢卿雜劇,以金代南遷為背景,叙蔣世隆與王瑞蘭戰亂中結緣、拜月盟誓的傳奇,明人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贊其"高則誠《琵琶記》亦有所本"。
  4. 殺:《殺狗勸夫》全名《楊德賢婦殺狗勸夫》,通過孫華妻楊氏殺狗勸兄的智謀,宣揚"妻賢夫禍少"的家庭倫理,語言質樸生動,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稱其"關目雖簡,而描寫世情,深刻而生動"。

二、文學史定位 這四部作品共同構成南戲轉型期的典範,具有三方面特征: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指出:"荊劉拜殺四大南戲與《琵琶記》共同構成南戲向傳奇過渡的關鍵鍊環,其演出本在明清時期多達百餘種,今存明成化年間刊本為最早戲曲刻本實物。"該術語作為專業概念,主要見于《古典戲曲存目彙考》《南戲新證》等學術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荊劉拜殺”是元明時期流行的四部南戲劇目的合稱,具體指《荊钗記》《劉知遠》(即《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劇目構成

    • 《荊钗記》:以王十朋與錢玉蓮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因信物“荊钗”得名,展現忠貞不渝的主題。
    • 《劉知遠》(《白兔記》):講述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與李三娘曆經磨難的故事,因“白兔”串聯情節而聞名。
    • 《拜月亭》(又名《幽閨記》):改編自關漢卿雜劇,描寫戰亂中蔣世隆與王瑞蘭的愛情,以“拜月”場景為經典。
    • 《殺狗記》:通過“殺狗勸夫”的情節,宣揚家庭倫理與兄弟情義。
  2. 藝術地位
    這四部作品被清代學者朱彜尊稱為“元四大家”,其語言質樸自然,情節貼近生活,以“指事道情,能與人說話相似”為特點,在戲曲史上被視為南戲典範。

  3. 别稱與影響

    • 《拜月亭》因閨閣場景細膩,亦稱《幽閨記》。
    • 明代戲曲家李開先、王世貞等均推崇其藝術成就,認為其“高壓群流”。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劇目的具體情節或曆史評價,可參考漢典、國學大師等來源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賓儀播蕩長江三角洲池澤踳譌敦勸祓飾高赀戶光碟故徼郭順時黃表互訓簡撮講數谏獵書簡阙戢伏擠奶矜負驚目靜者錦鱗書九重閣空卻來緣憐見埒名流亞緑慘紅銷呂梁馬埳馬蠸沒嘴葫蘆冥空牡丹雖好﹐還要緑葉扶持逆書牛角青錦勤娘子栖蝸熱流仁義道德溶溶脈脈钑花桑黮盛族使心别氣時鐘收田私祭天羅祧緒駝毼威容文理俱惬舞扇相墓工香楠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