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荆山 、 蓝田山 的并称。 荆山 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相传 春秋 时 楚国 人 卞和 得玉璞于此山; 蓝田山 在今 陕西省 蓝田县 境内,出产闻名古今中外的蓝田玉。《晋书·华谭传》:“明珠文贝,生於 江 鬱 ;夜光之璞,出乎 荆 蓝 之下。”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下 陇 蜀 之名材,致 荆 蓝 之宝玉。”
(2).指美玉,用以比喻优异人才。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 荆 蓝 灼烁, 邓 杞 扶疏。”
“荆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部分资料提到“荆蓝”作为成语形容“眼神凶狠”(源于古代兵器),但此解释仅见于个别来源,且未获权威文献佐证,需谨慎参考。
该词核心含义集中于地理关联与人才比喻,建议结合古典文献(如《晋书》、杨炯诗文)进一步理解其文化内涵。
荆蓝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颜色呈现深蓝色或青蓝色的。它通常用来形容大海、湖泊或天空时的蓝色。
荆蓝的部首是艸(草字头)和木(木字底)。艸部表示与植物有关,木部表示与木材有关。它共有11个笔画。
荆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荆蓝中的荆指的是某种植物,蓝指的是一种蓝紫色的植物染料。
荆蓝的繁体字为「荊藍」。
在古代,荆蓝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是以「囗」作为包围,上面的「艸」表示植物,下面的「木」表示木材。整体形状与现代类似,但结构稍有差异。
1. 正午的天空荆蓝一片,没有一丝云彩。
2. 在海边行走,我看到了一片广阔的荆蓝。
荆蓝草、荆蓝色、荆蓝海洋
青蓝、蔚蓝、湛蓝
红色、黄色、白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