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素的意思、诚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素的解释

亦作“ 诚愫 ”。情愫;真情实意。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 真伯 因起,乃视其所留诗曰:‘君子竟执逆,无由达诚素。明月海上山,秋风独归去。’” 宋 曾巩 《乞登对状》:“况亲承圣问,实臣吐尽诚素之时,其不敢自默,此臣爱君事国之义也。”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诚素”的汉语词典释义

诚素(chéng sù)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诚”与“素”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为“真诚的本心”或“质朴的情意”。以下从词义、构词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诚”:

    指真实无伪、发自内心的情感。《说文解字》释为“信也”,强调言行一致、不欺不妄的心理状态。

  2. “素”:

    本义为未经染色的白绢,引申为“本色”“质朴”。《礼记·中庸》注:“素,犹质也”,指未经修饰的本质。

  3. 复合义:

    “诚”与“素”结合后,强调内在的真诚与质朴本质,多用于描述人真挚无饰的情感或心意。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释义:

    诚素:真诚的情意。素,通“愫”,真实的情怀。

    引证:

    • 《宋书·谢灵运传》:“今虚位相待,诚素莫宣。”

      (意为:虽虚位以待,但真诚心意未能表明。)

    • 《昭明文选·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注:此篇虽未直用“诚素”,但“愬皓月而长歌”即抒发内心诚素之例。)

  2. 《古代汉语词典》补充:

    “素”通“愫”,故“诚素”同“诚愫”,如《汉书·邹阳传》载:“披心腹,见情素。”


三、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诚素”属书面语,常见于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用以强调纯粹、无功利性的情感。例如:

“他捐资助学,不求回报,唯以诚素待人。”


参考文献来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在线链接,建议通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或权威出版社纸质书核查引文。)

网络扩展解释

“诚素”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指真诚朴素的品质或态度,由“诚”(真诚、诚实)和“素”(朴素、简单)组合而成,强调为人真实、不虚伪,体现质朴的品行。

二、详细解释

  1. 真情实意
    在古汉语中,“诚素”常写作“诚愫”,表示内心的真挚情感或真实心意。例如:

    • 曹植《洛神赋》提到:“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表达希望真情能先被对方知晓。
    • 宋代曾巩在奏疏中用“吐尽诚素”形容对君主的忠诚。
  2. 使用场景

    • 古代文学中多用于描述情感传递,如相思、忠诚等。
    • 现代语境下可形容人的朴实性格或真诚态度。

三、字形与字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如《洛神赋》《博异志》等),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帮狗吃食必固鼻鼽常时差殊承弦龡豳吹风机打补靪丹凤城得寸进尺滴卢丁甲二广丰度分装服度藁本羔皮鲠切遘遇过硃孤禽孤远韩岳回视贱骨头讲业监史惊黩居安勘剪寇雉跨步雷厉风飞鍊锻鱴刀木盐辇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呢子棚寮皮草前庭悬鱼清歌秋去冬来秋扇见捐泣玉入品三下两下稍逊一筹沙日税租硕女庶人谡然唾沫星托性香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