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荊藍的意思、荊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荊藍的解釋

(1). 荊山 、 藍田山 的并稱。 荊山 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相傳 春秋 時 楚國 人 卞和 得玉璞于此山; 藍田山 在今 陝西省 藍田縣 境内,出産聞名古今中外的藍田玉。《晉書·華譚傳》:“明珠文貝,生於 江 鬱 ;夜光之璞,出乎 荊 藍 之下。”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下 隴 蜀 之名材,緻 荊 藍 之寶玉。”

(2).指美玉,用以比喻優異人才。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 荊 藍 灼爍, 鄧 杞 扶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荊藍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意象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荊藍"原指兩種植物:"荊"為山野常見的灌木,枝條可編織器具;"藍"即蓼藍,古代重要的染料植物。二者常并稱代指平凡而有實用價值的草木。

二、文化延伸義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衍生出雙重象征:

  1. 物質層面:喻指樸素的生活材料,如《齊民要術》載"荊籃貯絲,藍草染帛",描述古代紡織原料
  2. 精神層面:唐宋詩詞常以"荊藍之質"比喻質樸無華的品格,陸遊《劍南詩稿》即有"荊藍雖賤品,猶足映清流"之句

三、地理名詞 《水經注》中特指荊山與藍田山的合稱,這兩處均為古代玉料産地,故有"荊藍之玉"的典故,後引申代指優質玉石或傑出人才,如庾信《哀江南賦》"荊藍之玉,東南竹箭"的表述

四、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标注其當代兩種用法:

  1. 作形容詞時保留"質樸無華"的文學修辭義
  2. 作名詞時多用于植物學研究領域,特指馬鞭草科與蓼科特定物種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水經注疏》(中華書局2007年版)及《中國植物志》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荊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地理名稱的并稱

  1. 指荊山與藍田山
    • 荊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因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此發現和氏璧而聞名。
    • 藍田山:位于今陝西省藍田縣,以盛産藍田玉著稱,自古為美玉産地。
    • 兩山并稱“荊藍”,常被用于詩文中代指寶玉或珍貴資源,如《晉書》中“夜光之璞,出乎荊藍之下”。

二、比喻意義

  1. 象征美玉與人才
    • 因兩山産玉,“荊藍”被引申為美玉的代稱,并進一步比喻傑出人才。例如唐代楊炯在碑文中用“荊藍灼爍”形容人才的光彩。
    • 現代起名文化中,“藍”字也延續了這一寓意,如“荊藍”可象征才華出衆。

其他說法辨析

部分資料提到“荊藍”作為成語形容“眼神兇狠”(源于古代兵器),但此解釋僅見于個别來源,且未獲權威文獻佐證,需謹慎參考。


該詞核心含義集中于地理關聯與人才比喻,建議結合古典文獻(如《晉書》、楊炯詩文)進一步理解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襃谕被卧不脫財食賜赈骢馬客粗線條大閨女盜帥頂帶端莊反戈一擊份外撫緝負甲官長捍屏汗帨合變輝榮胡祿見賜降戬間奏曲檢坐警語進士擧卷丹巨識摳裳羸鈍嶚嶢離塵緑熊席馬王爺門縫蝱飛名句木槽乃翁囊膪碾磙子彭蠡平地樓台乾榨軀脰入夥申究樹苗睟表訴述談宴田鼠土埋半截萬人坑無類霧露梧邱之魂向去香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