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里古怪的意思、古里古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里古怪的解释

[oddball] 怪异、奇特

他说起话来古里古怪…

详细解释

亦作“ 古离古怪 ”。怪异;奇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古离古怪的别号,听了也觉得好笑。” 鲁迅 《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在这周刊上,看了几个 阿Q 像,我觉得都太特别,有点古里古怪。” 杨朔 《春子姑娘》:“在火车上 春子 变的有点活气,常常从眼梢悄悄看我,有时拿着古里古怪的话来问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古里古怪"是一个汉语形容词,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言行、外貌、性质等不同寻常、奇特怪异,常带有令人费解或滑稽的意味。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奇特怪异、不同寻常,常含贬义或戏谑意味。强调偏离常规,令人感到奇怪或难以理解。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为“形容奇特,不同一般”。

《汉语大词典》进一步解释为“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二、构词与语法分析

  1. 重叠构词:

    由“古怪”重叠为“古里古怪”,属“A里AB”式结构(如“糊里糊涂”),强化语气并增添口语色彩。

    语言学依据: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此类重叠式“带有贬义或轻松随意感”。

  2. 语法功能:

    • 作谓语:“这人说话古里古怪的。”
    • 作定语:“他总有些古里古怪的想法。”
    • 作补语:“房间布置得古里古怪。”

三、语义演变与语用特征

  1. 历史溯源:

    “古怪”最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集》载“形容古怪”(指相貌奇特),后衍生出口语化重叠形式。

  2. 情感倾向:

    • 消极义:表不解或反感(如行为异常)。
    • 中性/幽默义:形容有趣的新奇事物(如创意设计)。

      语用研究:

      语用学分析显示,其情感色彩需结合语境判断。


四、权威用例

  1. 文学经典:

    鲁迅《彷徨》:“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古里古怪的,不如……’”。

  2. 方言应用:

    吴语区(如上海话)常用此词,表“行为反常”(《汉语方言大词典》)。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查看词条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在线检索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99.
  4. 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沈家煊. 《语用原则与幽默效果》.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4).
  6. 鲁迅. 《彷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7. 许宝华, 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古里古怪”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事物或人的言行举止显得怪异、奇特,常带有难以捉摸或不符合常规的特点。


二、发音与结构


三、用法与语境

  1. 词性:中性词,可作谓语或定语(例:“这人古里古怪的”“古里古怪的装束”)。
  2. 适用对象:
    • 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如“他说话古里古怪”);
    • 描述事物的奇特状态(如“古里古怪的旧房子”)。

四、出处与文学引用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六、例句参考

  1. “她的脾气古里古怪,时而热情时而冷漠。”
  2. “这座小镇流传着古里古怪的传说。”

该词通过叠词形式强调“奇特感”,多用于口语或文学描写,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沪江词典、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泠泠贬食采渔昌阜乘风赤衣憧扰愁懑畜力丹枢靛颏儿底工帝京繁泽阜垤拂髦辅世长民觚简还率宦囊绞直嗟嗞乎姬公警兵戢手稽滞疾足狼吞虎噬两极管臁肕嶚嶕玲玎狸裘溜步离休满不在乎毛草纸鸣扃墓厉啮嚼峤鬟漆车清整齐如却还屈指可数儒席山崩海啸声说实际上孙思邈叹悔讨流泝源铁十字头厅推力弯碕薶挂小尽息迹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