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唐 王建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诗:“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 蔡邕 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徐汉玉》:“行至 来宾县 ,得图经,视之, 唐 严州 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中》:“辨疆域者有图经, 挚虞 以作畿服经也。”
“图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指附有图画或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是地方志(方志)发展过程中的早期编纂形式。其名称中:
在少数语境中,“图经”作为成语,喻指“凭经验智慧处理事务”(源自《庄子·秋水》),但此用法远不及地理文献含义常见。
《图经》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和“一”,笔画总数为两画。
《图经》的字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字演变过程。它最早出现在古代辞书《尔雅·释言下》中,意为“书的都头,名也”,意思是指担任编写书籍的职务。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图表资料”的意思。
《图经》的繁体字为“圖經”。在繁体字中,“图”字的上方会加上一个“⼖”字旁,而“经”字会加上一个“⻌”字旁。
在古代汉字中,字形常常略有不同于现代写法。《图经》在古时的写法中,“图”字的上方略微向右弯曲,而“经”字的“⻌”字旁则曲线更加明显。
1. 这本《图经》记录了该地区的地理信息。
2. 学习利用《图经》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知识。
1. 图书:表示书籍中含有图表等资料的书。
2. 经书:指古代的经籍,如《四书五经》。
3. 图标:用图形表示事物的标志性符号。
1. 图表:指用图示的方式呈现数据或信息的形式。
2. 图解:通过图像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来解释和说明。
3. 图片:指用摄影、绘画等方式表现现实或想象中的景物、形象。
文字:指用符号或记号表达语言的形式和方式。
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