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釜的意思、镬釜的详细解释
镬釜的解释
大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 秦州 春酒麴法﹞用小麦不虫者,於大鑊釜中炒之。” 石声汉 注:“鑊釜,大锅。”
词语分解
- 镬的解释 镬 (鑊) ò 锅:镬盖。 古代的大锅:鼎镬(常作为烹人的刑具)。镬亨(“亨”,同“烹”)。汤镬(古代酷刑,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釜的解释 釜 ǔ 古代的一种锅: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标准不一。 笔画数:; 部首:金;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镬釜”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镬釜”指古代的大锅,主要用于炊事或特殊用途(如刑具)。该词由“镬”和“釜”组成,两者均指无足的锅类器具,常可互换使用,但“镬”更倾向于指大型锅具,甚至被用作刑具。
2.历史与用途
- 材质与演变:
早期釜多为陶制(如仰韶文化时期),后发展为铜、铁制。镬釜常与炉灶配合使用,便于集中火力,逐渐取代鼎、鬲成为主要炊器。
- 特殊用途:
镬在古代被用作“镬亨”(烹刑),即将人投入镬中烹煮的酷刑,体现了其作为刑具的功能。
3.文献例证
-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记载:“用小麦不虫者,於大鑊釜中炒之。”
石声汉注:“鑊釜,大锅。”
- 曹植《七步诗》中“豆在釜中泣”也印证了釜的日常使用。
4.相关成语与词汇
- 成语:鼎镬刀锯(指酷刑)、刀锯鼎镬(形容严刑峻法)等。
- 近义词:鼎、鬲(均为古代炊器,但有足)。
5.总结
“镬釜”是古代无足的大型炊具,兼具实用与刑罚功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与制度的双重特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形制演变,可参考考古资料(如陕西、河北汉墓出土的釜甑组合)。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解释
《镬釜》是一个合并在一起的词语,既可以独立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引申为一个比喻。
作为一个独立的物体,镬釜指的是一种大型厨具,通常用于烹饪、炖煮食物。它有一个宽口,深底,常用来煮汤类或烧炖类菜肴。
在比喻的意义上,镬釜指的是一个象征热烈、繁忙、喧嚣的场景或环境,常用来形容气氛热烈或人潮聚集的场合。
拆分部首和笔画
《镬釜》的拆分为:
- 镬:部首金,总笔画数11
- 釜:部首金,总笔画数10
来源与繁体
《镬釜》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説文解字》中。在现代汉字简化过程中,镬釜这个词语被简化为“镬”,拼音为huò。“釜”在繁体字中保留,拼音为f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镬釜的写法有所不同。镬在古代使用的写法为“鍃”,而釜的写法为“鍑”。
例句
- 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会场上就像一座欢乐的镬釜。
- 这个饭馆生意火爆,人们络绎不绝,简直像个镬釜一样。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与《镬釜》相关的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 组词:火镬、镬底、釜底抽薪
- 近义词:镬砂、大锅
- 反义词:清凉、寂静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